专科生,请你不要点开这篇推文!

今日话题

//专科生//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在知乎上搜索“专科生”这三个字

“逆袭”“障碍”“迷茫”“有可能吗?”“努力”“自命不凡”等词语相续被提起,这大概就是“专科生”这一群体对自己的认知吧。

他们说,专科生“一生命运被判“死刑””“基本没有出路”“专科太low了”。

真的是这样吗?

确实,专科生至少在高考这一大关上,就已经输给了无数个本科生,也许是学习能力不如他们,也许是理解能力不如他们,也许是拼搏的意志不如他们,也有可能,是心态不如他们…

高考失败了就是失败了,谁也无法否认。

靠自己的实力考上的大学,“门当户对”,谁也嫌弃不了谁。

专科生的出路难吗?

我想无非就是以下几种方式,大部分人选择的应该是在校时多学习一些东西,积累一些经验和人脉,毕业后就靠大学积攒的这一些“实力”去找一份自己认为还不错的工作。

可是,211,985,甚至那些“二流的大学”里的大学生都是这样子做的。

他们也是学习,但是学校的教学水平、知识深度、学习氛围等差异是不言而喻的。

同样是兼职实习,能接触到的机会,能遇见的群体可能也是不同的。

都这样度过大学,又有什么优越性呢?HR凭什么要你不要别人呢?

我猜有人会反驳“现在专科生的就业率是最高的,甚至比博士生还要高。”

我知道口说无凭,不如以2017年的广东省为例,来看一组数据吧。

毕业生就业率

毕业生平均月薪分布区间图

本科毕业生专业平均月薪最高前20位

专科毕业生专业平均月薪最高前20位

图一中,专科生的就业率比研究生和本科生还要高,而且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常见;图二图三中,专科生有的专业平均月薪比本科生还要高,但也只是凤毛麟角而已,本科生的平均月薪基本都稳定在一个数值里,可是专科生的平均月薪却出现了断层的现象

就业率确实很高,可是平均薪酬呢?

你有能力保证自己的月薪可以达到所有专业里的最高水平吗?

你觉得自己是凤毛麟角的那一群人,还是普通人中的一分子?

都21世纪了,你还指望这三千多的工资吗?

专科生知道

他们现在的形式这么严峻吗?

我暂且相信大部分都是知道的,不然,知乎上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也不会有那么多专科生回答的答案。

知道是一回事,愿不愿意付诸行动又是一回事了。

我们总是会想得很多,但是做得很少,对吗?

也许你看待“专科生”这个话题比我们还要深入,可是你的行动力却不一定那么厉害了。

也许你一边在思考这严峻的形式,一边又笑嘻嘻地刷起了微博,和室友一起讨论着哪个明星又出轨了,却始终不愿意拿起一本书。

我们该如何逆袭呢?

1.

当你踏进专科的那刻起你就必须明白:其实我们并没有多少时间!

专科也才三年,三年能做什么?或者说,这三年,你想做成什么事?

有人说“要么沉下心来自己深造自己,要么踏踏实实的学门手艺。”

确定一个目标吧,坚持下去吧!

2.

专科生和本科生确实存在着差距,但是你可以选择缩小差距,甚至超越!

专科生一样可以进ibm,进微软。现在优秀的专科生越来越多,你为什么不成为这群人的当中一个呢?

也许你担心自己做不到那层顶尖的,那你就努力成为比大多数专科生更优秀的专科生!

3.

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大学。

它可能被大多数人看不起,但不应该是你。它是你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衔接地带,它可能也会给予影响你一生的某些东西!

有人说“能不能学到东西,不在于所处环境,而在于自身。”

看看那个图书馆,小吗?破吗?

可是如果你能把那个图书馆里的书都看完的话,也很了不起了!

趁着还在校,多多利用这些免费的资源吧!不要轻易放弃这些巨大的财富!

4.

当你没法改变别人的时候,就学着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里成长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和素养也是不同的。

在校园里,班级里和宿舍里,你肯定会遇到很多“三观”和你不同的人,先别急着抱怨,适应吧!

适应也是一种能力,当你走入社会后,你会发现会有更多“三观”和你不同的人,这时候,“适应”这种能力就更显得重要了。

5.

如果你读的是专科,需要注意本科的通用理论;专科是求生,本科以上是发展之道。

专科与本科的区别:本科不讲授具体的某一项技能,而是一些做研究的通用方法和基础,因为是基础,所以称为本。而专科是教授具体技能,所以叫做专。

破茧之后才能成蝶,期待你们的变化。

四六级过了吗

是不是该准备考级了?

本科生可是早早地就把四六级给拿下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