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人就不需要心理自立吗?

张老太老了。倚老卖老。

张老太常说,人老了,就象小孩子。

这话成了张老太常用借口。

去快餐店打菜。张老太指着油豆腐说:“我要油豆腐。”

服务员打好了递过来却不接。直硬着身子看周围的菜品。

“我要吃海带。”张老太扭着声大声说。张老太不接服务员打好的油豆腐,只顾扭着身望向台子上的海带。

“好,给您换。”服务员将打好的油豆腐倒回盆里,重新给张老太打海带。

张老太并非因麻烦人家有稍许歉意。尖利着嗓子用读课文的声调说:“人老了,就象小孩子一样。”

张老太的话说得理直气壮。服务员点头附和:“人老了,就是这样的。”

于是张老太这样的话便多起来。不同场合张老太理直气壮地说:“人老了,就是这样的。”

张老太倚老卖老,对女儿张小朵亦不例外。张小朵的饭菜做得不合口味,张老太不吃。张小朵从外带回的饭菜不合口味,张老太不吃。

张老太不但不吃,还㚻配上悠长的叹息。那叹息用了肚里最底处的气息,仿佛将一个人拎空了再放回去。让听的人莫名心紧。仿佛亏欠了张老太极大的情意。

张小朵情急下想到万全之策,带张老太出去吃。张老太自己点,这样不会再有差池。

“这份盖浇饭的饭是冷的。”张老太委屈地对张小朵说。

“服务员,饭是冷的。”张小朵感觉心一抽,赶紧唤服务员。

“换个饭怎么这么慢?”饭刚被端走,张老太瞪眼看向张小朵。

“服务员,饭好了吗?”张小朵转身找服务员。

张老太哀哀地叹口气。

“你怎么又不开心?”张小朵最害怕听张老太哀哀地叹气声。听得心里发抽。

张小朵经常弄不明白张老太为何如此叹气。即便睡了一个舒适的午觉起来,张老太也会莫名其妙地叹上一口长气。仿佛心里有万般哀愁,听得张小朵一激凌。

“我天天不开心。”张老太高声道。张小朵心里拨凉。张小朵认为自己尽了全力。别人带娃,她带妈。张老太稍不满意,就推翻张小朵全部努力。

张老太叹气的原因很多。比如愤慨张小朵没陪她。事实是张小朵除了上班时间,全和她呆一起。张小朵没有自己的生活、社交、应酬。所有时间都陪张老太。但这不够。

“我好可怜,好寂寞。你知道我一个人呆在家的日子吗?”张老太说这话时的哀伤,张小朵觉得不可思议。她已把自已所有能给的时间都给了张老太。张老太永远不知足。她从不考虑张小朵也应该有同龄人的生活。张小朵用所有的时间陪她理所当然且远远不够。

张老太需要不同常人的强大心理抚慰。比张老太小的照顾她,比她老的亦照顾她。张老太象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时时需要人痛惜。张老太常打电话给朋友、孙子,用让人心生痛惜和怜惜的语气述说自己,引来关注和安慰方才作罢。唯有张小朵奔波照顾张老太,心力交瘁。她也希望有人痛惜和安慰她。不但没有,她还要撑起张老太的依赖。

可张小朵再努力,张老太不满意。总会用听得心会抽紧的声音说:“我好可怜啊。我不开心。”

饭终于换上来了。

“饭太硬,这让我怎么吃。”张老太不満意。

“菜太辣,这让我怎么吃。”张老太不满意。

服务员撒下盖浇饭换上上了别的食物。

“我不要在这吃,我要打包。”张老太瞪着张小朵道。

张老太上楼的路上,又发出悠长的叹息。

“我好可忴啊。”张老老太照例哀哀地说。

听得张小朵的心抽得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