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怎麼練脛骨硬度?

c陳斌

泰拳作為泰國國技,具有很強的實戰性和殺傷力。前脛猛踢作為泰拳主要技法和訓練項目之一,對選手脛骨硬度要求很高。



近年來由於資訊的發達,很多國內的武術愛好者對泰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泰拳選手強大的殺傷能力和其肢體的硬度讚歎有加,不少愛好者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和學習與泰拳有關的訓練方法,前脛猛踢,提高脛骨硬度的手段就成為了其中的熱點之一。各種版本及說法鋪天蓋地,但大多數是以訛傳訛,並不靠譜,甚至給部分愛好者造成了無法逆轉的身體傷害。

筆者曾經就這一問題,與到泰國參加過正規訓練的拳友進行過探討和交流,現將鄙人所知淺談於下,供大家參考:

泰拳的發展已有數百年曆史,其訓練方法和手段也是在不斷髮展和進步的。早期的泰拳訓練,由於經濟、科學、醫學等基礎條件的相對落後,其訓練方法和手段確實比較粗暴,甚至殘忍。比如提高脛骨硬度,往往是通過採用不斷與硬物接觸的方法來實現。訓練者在不斷的受傷與癒合過程中提升肌肉與骨骼的耐受度,快速達到訓練目的。但這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在提高實戰能力和殺傷力的同時,也給拳手的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使早期泰拳手的平均壽命一直徘徊在40-50歲之間。

那麼,現在泰拳提高脛骨硬度的主流

方法又是什麼呢?其實並不神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跑步、跳繩:通過跑步、跳繩強化腿部肌肉力量、強度,增加骨密度,提高拳手肺活量和耐力,促進步法靈活;

二、踢沙袋、擊靶:通過踢沙袋和擊靶訓練,增強拳手接觸硬物的能力,提高打擊準確率、靈活性以及反應力;

三、拍打:運用專業強脛拍板和強脛滾筒等專用器材,循序漸進地對脛骨進行刺激、強化,提高拳手骨密度、硬度和耐受力;

四、適應性對抗:在對抗中相互運用腿部進行攻防轉換,提高拳手攻防能力和肢體對抗適應力;

五:通過冷、熱敷及外用藥油輔助,達到舒經活血,消腫止痛及強化筋骨的作用。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及“關注”交流!


拳道合真


我的練法很簡單 有效,說給大家 希望能夠有些幫助。空踢 加實踢!空踢 就是每天把已經思想認知的腿法 腿部動作 用發力的方式踢擊!年輕時多習練中國傳統武術的腿法。實踢 就是踢擊有型的物體!一般多選擇沙袋,起初裡面裝舊衣服 一米五的沙袋壓實了 可以有200多斤,打一段時間 會讓腿骨有一個較長的適應期,當你覺得可以完全發力 又感覺不到疼痛時 就可以換橡膠顆粒 不用裝滿 就有四百斤!我一直踢這個重量!橡膠顆粒的好處是 很重 很硬,但是有彈性 ,能夠較好的保護皮膚 骨骼!開始輕一些踢 還是堅持很長一段時間 不要急於求成 要循序漸進 在不知不覺中 你自己還感覺不到進步 就比別人厲害很多了,最好 如果你還想進階 那就裝實實在在的黃沙,分量 不用太重 二百多斤比較合適 ,太重 可能髖關節吃不消!踢沙的時候 要 特別注意 由於你已經沒有痛感 要控制力度 還是慢慢的適應 不然 最容易受傷的 可能就是這個時候、因為你已具備很強的力道 加上沒有痛感,超過你腿骨的力量 就會傷到腿了!我幾十年 就是這樣練的 從未間斷!沒有沙袋的時候 踢木樁 野豬 硅膠 假人!我敢保證 腿的硬度 不會輸給波求 蘇伯幫!我的力度 也很強大 掃踢達 六百六十公斤!當然 在出腿時機 節奏 距離等方面 離他們太遠了!


功夫爺爺3

泰式掃踢不同於一般腿擊技術,它對脛部硬度的要求特別高,沒有過硬的脛骨硬度,泰式掃踢的威力就無法顯現出來。所以硬度是掃踢的關鍵,任何人要想有效地使用該技術,都必須刻苦練習脛骨硬度,這可是硬碰硬的訓練,除了持之以恆的練習別無捷徑可走。以人體對外力的適應程度來說,只要循序漸進地訓練,是都可以做到踢斷芭蕉樹的。

脛骨硬度訓練所需要的器具:拍板(一般用木板正側兩面各切割一條彈力縫。也可將一把圓竹條一頭用繩紮緊替代木板用),圓木棒。剛開始練習時切不可貪功冒進,用暴力拍打或滾壓,而是要逐漸加大力度,以脛骨可以承受為度,練習幾天後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等現象,此時不要停止練功,要堅持下去,可以覆蓋一層布後練習。 練功之後可以先冷敷,後用紅花油推搽,可以起到止疼活血化瘀的效果。


北虎搏擊

簡單明瞭告誡一下想提高脛骨硬度的拳友們~30歲以上的可以當作健身項目,上述各種提高脛骨硬度的方法不適用了~原因很簡單,歲數大了,骨骼已經定型,在強行鍛鍊會對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還有~泰拳這種狠硬的功夫老了之後會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