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初入门——树桩盆景观赏面的确定和枝的布局原则(二)

​​​盆景观赏面的确定,叫做定面。树桩盆景一但确定了观赏面,接下来就是对桩枝进行盘扎造型。盘扎造型首先要弄明白盆景枝的分类及各自的功用,先看如下图:


​​​

一般盆景的枝分为三类(如图):侧枝(观赏面两侧的枝)。遮干枝(遮当前面干的枝)。后枝(位于树干后面的枝)。

侧枝,位于观赏面的两侧。侧枝较长,增加观赏面的宽度。盆景中的飘枝,即属于侧枝。遮干枝,在观赏面起到遮挡树干的作用,使得盆景的树干有藏有露,时隐时现,富于变化,不至于太过直白。后枝,位于树干的后侧。在前面可以看到部分枝叶,起到增加盆景深度的作用。没有后枝的点缀,盆景就显得单薄,浅陋,不耐品赏。当盆景具有前后两个欣赏面的时候,遮干枝和后枝是相互的,我们转到另一面欣赏盆景时,原来的后枝就变成了遮干枝,而遮干枝就变成了后枝。

​​

双干式盆景的另一树干的侧枝,常常也是另一树干的遮干枝或后枝。实际上,在盆景造型中,侧枝为主要欣赏枝。侧枝相对于遮干枝和后枝要长,遮干枝和后枝的长度绝对不能超过侧枝。如果呈俯视角度看盆景,整个盆景的造型应该是长椭圆形的。特别是如果遮干枝过长,就会对观赏者的视线起分散作用,会使盆景看起来杂乱无章,不会产生美感。


​盆景的遮干枝一般位于树干的上半部,第一出枝一般为侧枝,然后是后枝,接下来是侧枝,最后是遮干枝,即所谓的“次递轮转安枝”。枝与枝之间的距离及枝的长短,都应该是下部稍长,逾上逾短,这样盆景的造型才能呈稳定的三角形。盆景由下到上,枝叶逐渐变密,树干有露有藏到逐渐隐匿,如是自能达到神完气畅,精妙和谐,气润生动。
​​​​

不论是侧枝还是前后枝,枝的造型忌硬直或有规则的弯曲,犹如读书看影视,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枝的造型讲究欲扬先抑,曲折相辅,给人以“柳暗花明”之感。


附:盆景布枝安枝歌:

顶枝大枝立坐标,次递轮转安枝条。

四歧出枝八方布,一枝当做一树瞧。

各枝各有各树态,争让呼应巧安排。

左右枝长前后短,欲起先伏见张驰。

顿挫掩映显景深,疏密长短费思量。

大枝先锋奔前方,顶枝主帅坐中央。

当有枝处必有枝,君臣佐使如处方。

不可只留左右出,赤膊出场露光光。

太阳一个随流转,盆树天然有方向。

层不相盖枝不掩,步移景迁观露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