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亞市各地區旅遊景點簡介

三亞(Sanya )位於海南島的最南端,是中國最南部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全國最長壽地區(平均壽命80歲)。

三亞市別稱鹿城,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位居中國四大一線旅遊城市“三威杭廈”之首,擁有全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 三亞市東鄰陵水縣,西接樂東縣,北毗保亭縣,南臨南海。陸地總面積1919.58km²,海域總面積6000km²,其中規劃市區面積約37平方公里。東西長91.6公里,南北寬51公里,常住人口為74.19萬人,聚居了漢、黎、苗、回等20多個民族。三亞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樞紐,也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之一。

2016年6月14日,中科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三亞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位居第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三亞

面積

1919.58平方公里

外文名稱

Sanya

人口

58.56萬(2014年)

別名

崖州、崖縣、鹿城

方言

閩南語-海南話-瓊文片,黎話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氣候條件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所屬地區

中國海南省

著名景點

亞龍灣、三亞灣、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遊區、大小洞天

下轄地區

吉陽區、崖州區、天涯區、海棠區

機場

三亞鳳凰國際機場

政府駐地

三亞市吉陽區新風街257號

火車站

三亞站、亞龍灣站、崖城站、鳳凰機場站

電話區號

0898

車牌代碼

瓊B

郵政區碼

572000

地理位置

海南島南端

行政代碼

460200

大學

瓊州學院、三亞學院

市委書記

嚴朝君

市長

阿東

市樹

酸豆樹、椰樹

市花

三角梅

市鳥

白鷺

歷史沿革

三亞市三亞歷史悠久,早在秦始皇時期設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隋設臨振郡,唐代改為振州。宋代時成為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規模的州郡。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三亞一直被稱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韓瑗、名僧鑑真,宋代名相趙鼎、大臣胡銓和紡織家黃道婆等先後來過崖州(現崖州區),對三亞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

公元前110年(西漢元封元年),序列於中國版圖。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升崖州為直隸州,領萬安、陵水、昌化、感恩四縣。

1912年,廢直隸州,設崖縣。

1949-1950年,為榆亞特區。

1950年4月崖縣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1954年10月中共崖縣縣委、縣政府及直屬機關從崖城搬到三亞。1958年與保亭、陵水及萬寧興隆牛漏地區合併為崖縣(大縣),1959、1961年先後分開,設置保亭、陵水縣。崖縣保留現轄區域。

1961年5月改三亞鎮。1962年11月三亞鎮和三亞公社合併。1964年6月恢復三亞鎮建制。

三亞市1984年5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984年11月,三亞鎮被撤銷,籌備成立河東、河西街道辦事處。1987年9月26日,國務院批准三亞市升格為地級市。1987年12月30日,三亞地級市正式成立,掛牌辦公。[2]

1988年5月,成立河東、河西管理區。

2014年2月11日,國務院批覆三亞市撤六鎮新設四區,分別為吉陽區、天涯區、海棠區、崖州區。

2015年1月2日,三亞市“撤鎮設區”新設立的四個區天涯區、海棠區、吉陽區和崖州區正式掛牌成立。

2015年6月1日起,三亞市可行使地方立法權,制定地方性法規。

行政區劃

三亞市2014年2月11日,國務院批覆三亞市撤六鎮新設四區,分別為吉陽區(撤銷原河東管理區、吉陽鎮、亞龍灣管委會)、天涯區(撤銷原河西管理區、鳳凰鎮、天涯鎮、三亞灣管委會,育才鎮)、海棠區(撤銷原海棠灣鎮、海棠灣管委會)、崖州區(撤銷原崖城鎮)。

2014年9月30日,撤銷育才鎮,在原育才鎮的行政區劃內,成立中共三亞市育才生態區工作委員會和三亞市育才生態區管理委員會。[3]

2015年1月2日,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天涯區、吉陽區和海棠區正式掛牌成立。[4]

地理環境

摺疊位置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位於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東鄰陵水縣,北依保亭縣,西毗樂東縣,南臨南海。[5]

摺疊地形

三亞市三亞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地勢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一個狹長狀的多角形。境內海岸線長258.65公里,有大小港灣19個。主要港口有三亞港、榆林港、南山港、鐵爐港、六道港等。主要海灣有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崖州灣、大東海灣、月亮灣等。有大小島嶼40個,主要島嶼10個。

三亞擁有200萬平方公里的南海,自己的海岸線長度是209公里,管轄的海域面積5000km²,擁有土地面積是1919.6km²。

三亞市區三面環山,北有抱坡嶺,東有大會嶺、虎豹嶺和海拔393米的高嶺(狗嶺),南有南邊嶺,形成環抱之勢,山嶺綿延起伏、層次分明;同時,山脈的延伸將市區分成若干青山圍成的空間,為城市不同地區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間景觀環境。三亞面臨南海,海灣較多,眾多海灣各有佳景。處於市區的大東海、小東海、三亞灣與市民生活的關係最為密切。

三亞市區坐落在一種幽美的以山、海、河為特點的自然環境之中,城市的建設注意城市與自然景觀環境、生態環境的協調關係,“山—海—河—城”巧妙組合,渾然一體,構成了三亞市區獨特的環境特色。

摺疊氣候

三亞地處低緯度,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5.7°C,氣溫最高月為6月,平均28.7°C;氣溫最低月為1月,平均21.4°C。全年日照時間253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347.5MM。素有“天然溫室”之稱。

摺疊水文

三亞市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降雨深度604毫米,半徑流係數0.43,年總徑流量11.5億立方米,半徑深度604毫米,半徑流係數0.43,年總徑流量11.5億立方米,豐水年(P=10%)的年徑流量18.2億立方米,平水年(P=50%)的年徑流量10.8億立方米,枯水年(P=90%)的年徑流量5.8億立方米。集雨面積19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1417毫米。

從保亭縣流入藤橋鎮的年徑流量為平水年4.576億立方米,枯水年徑流量2.288億立方米;從樂東縣、保亭縣流入崖城鎮的年徑流量為平水年1.671億立方米,枯水年年徑流量0.794億立方米。

降水量西部比東部少,徑流分佈自內地向沿海遞減。

自然資源

三亞市海洋資源

三亞境內海岸線長度209.1公里,有19個港灣,大小島嶼40個。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有魚類1064種,蝦類350種,蟹類325種,軟體動物700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402種,鯊魚翅、海參、石斑魚被譽為“崖州三珍“。珊瑚保護區面積85km²。[7]

礦產資源

三亞西部海域中蘊藏著豐富的天然資源,現已探明的崖13-1氣田,儲量1077億立方米,開採量700億立方米;樂東22-1氣田,儲量200億立方米;樂東15-1氣田,儲量178億立方米。陸地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物有水晶、花崗岩、石灰石、大理石、鈦、磷、金礦等、30多種。其中石灰石、石英砂、花崗岩含量均達億噸以上。

三亞發現天然礦泉水,在三亞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並賦存在特定地質構造岩層中的地下礦水,其含有特殊的化學成分或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質。

水利資源

三亞市有獨流入海的河流10條,地下水儲量1.42億立方米。三亞地熱資源豐富,有南田溫泉、羊欄牛嶺溫泉、崖城玉井溫泉等,這些溫泉水溫高,水量大,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南田溫泉被譽為“神州第一泉“。

生態資源

三亞是熱帶雨林原生地,有林地12.1萬公頃,封山育林區6.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4%。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自然保護區9個,總面積13497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44.4%,人均公共綠地18.4平方米。三亞大氣環境質量中國排名第一。

風景名勝

三亞湧現出一批旅遊景點創造和打破了世界紀錄協會的多項世界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三亞榮獲“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摺疊景點

<table><thead>景點名稱景點簡介/<thead><tbody>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亞龍灣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市東南28公里處,是海南最南端的一個半月形海灣,全長約7.5公里,是海南名景之一。亞龍灣沙灘綿延7公里且平緩寬闊,淺海區寬達50-60米。沙粒潔白細軟,海水澄澈晶瑩,而且蔚藍。能見度7-9米。海底世界資源豐富,有珊瑚礁、各種熱帶魚、名貴貝類等。年平均氣溫25.5°C,海水溫度22-25.1°C,終年可游泳,被譽為“天下第一灣”。“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的美譽吸引了每年數以千萬計的國內外遊客 !天涯海角風景區位於天涯區的馬嶺山腳下,距三亞市區約26公里。其前海後山,風景獨特。步入遊覽區,沙灘上那一對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長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入目。兩石分別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樣,意 為天之邊緣,海之盡頭。“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的。奇石“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各自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這裡融碧水、藍天於一色,煙波浩瀚,帆影點點。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如詩如畫。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的巨石雄峙南海之濱,為海南一絕,使整個景區如詩如畫,美有勝收。南山文化旅遊區南山文化旅遊區面朝南海,坐落在中國唯一的熱帶濱海城市——三亞市的西南20公里處,是中國最南端的山。南山歷來被稱為吉祥福澤之地。據佛教經典記載,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為了救度芸芸眾生,發了十二大願,其中第二願即是“常居南海願“。唐代著名大和尚鑑真法師為弘揚佛法五次東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並建造佛寺,傳法佈道,隨後第六次東渡日本終獲成功。日本第一位遣唐僧侶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陸中國,駐足傳法。中國傳揚千古的名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則更道出了南山與福壽文化的 悠久淵源。鹿回頭山頂公園位於三亞市南部3公里的海邊小山上,伸向南海、狀似坡鹿。這裡三面臨海,四季山青,以其美麗的神話傳說聞名於世。主峰海拔275.1米。鹿回頭山頂已建設成一座美麗的山頂公園,並根據這個美麗的傳說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長9米,寬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亞市也因此被人們稱為“鹿城”.這裡山岬角與海浪輝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遠眺起伏的山巒,三亞市全景盡收眼底,景色極為壯觀。西島西島又名玳瑁島,西瑁島,位於三亞灣國家自然保護區內,西島面積2.8平方公里,居民3千多人口,世代打漁為生,是海南省沿海僅次於大洲島的第二大島嶼。落筆洞旅遊風景區屬三亞市八景之一。在三亞市荔枝溝境內,距三亞市區約15公里。洞在印嶺的一座奇特獨秀的小山峰上,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高約12米,寬9米,深18米,洞頂逐漸升高約22米。洞的中央,有兩根鍾乳垂吊,形如巨筆懇空。傳說古時筆尖水滴不斷,人若能手接此水,便會文思敏捷,揮筆成章,或發財致富,延年益壽。洞底地上數塊平面大石形如硯臺,傳說此乃“神仙”用的筆硯,“落筆洞”由此而得名。三亞國家珊瑚礁自然保護區中國海南島三亞附近海域,生長著大片美麗的珊瑚礁,吸引著大批中外遊人。為了保護這裡珍貴的珊瑚礁資源,經國務院批准,這裡被定為國家級珊瑚礁海洋自然保護區。大小洞天(原海山奇觀風景區、古稱鰲山大小洞天),位於三亞市區以西40公里的海濱,總面積22.5km²,已有800多年曆史。大小洞天風景區以其秀麗的海景、山景和石景號稱瓊崖第一山水名勝。這裡,崖州灣弧弦百里、碧波萬頃,鰲山雲深林翠,巖奇洞幽,遍佈神工鬼斧,大小石群。山海之間宛如一副古樸優美的山海圖畫。歷代文人騷客莫不鍾情於這一方山水。海棠灣其實只是“半灣”,地處三亞市海棠區與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交界處,因為行政區劃的原因,本來一個完整的海灣一分為二,屬於三亞境內的一半取名海棠灣,屬於陵水境內的那一半海灣名稱為土福灣,三亞這邊就叫海棠灣。兩處“半灣“岸線合計總長25公里。蜈支洲島度假中心坐落於三亞市北部的海棠灣內,距三亞林旺後海村2.7公里,北與南灣猴島遙遙相對,南鄰號稱天下第一灣的亞龍灣,距三亞市中心30公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38公里,緊鄰海南東線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快捷。崖州古城

崖州古城位於三亞市崖州區(原崖城鎮),位距離市區40多公里處。宋朝以來的州、郡、縣均設在這裡。

旅遊景區:崖城管轄區域內,有著名的南山文化旅遊區(當地人稱南山寺)、三亞大小洞天旅遊區(小洞天)、崖城孔廟等著名景區。

伊斯蘭教徒古墓群位於三亞市藤橋東溪村東3公里處,屬唐、宋、元時期文物。椰夢長廊三亞灣濱海大道——“椰夢長廊“與三亞市區連接,交通便利。其沙灘坡度平緩,曲線優美,海水清澈見底。冬可避寒、夏能消暑,是以熱帶海洋風光,中國傳統文化、南國民族風情為特點的國際一流避寒和休閒度假勝地。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區、文化部“國家與ioyouib文化就會立刻就會盡快和了解客戶產業示範基地“。景區位於三亞市郊35公里處,是中國唯一地 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處北緯18度的熱帶雨林,是海南島五大熱帶雨林精品的濃縮,堪稱中國鑽石級雨林景區。三亞其他的主要旅遊景點亞龍灣 、天涯海角風景區、蜈支洲島 、大東海旅遊風景區、西島海上游樂世界、三亞貴族遊艇俱樂部、·西沙群島、三亞灣、南山佛教文化苑 、西島海上游樂世界、黎村苗寨、鹿回頭公園 ·三亞大小洞天、三亞珍珠文化館 、分界洲島 、猴島 、南田溫泉 、蝴蝶谷 、椰夢長廊 、十一屆亞運會南端點火臺鳳凰島 、落筆洞 、海底世界探秘、天涯熱帶海洋動物園 、亞龍灣海底世界、三亞愛心大世界 、大東海環球潛水基地 、西海岸鐵路 、長壽谷、城市樂園 、水南村 、崖城孔廟、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千年曙光全球直播點·西沙海戰烈士陵園、三亞河鳥類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廣場、海月廣場 、藤海海灣、野豬島 、文化會展中心、小魚溫泉等。/<tbody>/<table>

摺疊酒店住宿

自2001年以來的十年間,海南全省星級酒店數量增長逾兩倍,三亞酒店客房佔全省總量的48%,突顯島內酒店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

2001年,海南星級酒店數量約為100家,合計客房逾2萬間。

2009年,三亞5星酒店以平均房價逾1200元人民幣的業績躍居全國市場之首。2010年再次拔得頭籌,連續兩年經營毛利率高達52%。2010年海南全省4星和5星受訪酒店的經營毛利率為47%,遠高於全國4星和5星平均20%和37%的毛利率。

截至2011年,星級酒店和客房的數量分別達306家和6.7萬間。其中三亞擁有3.2萬間客房,佔據市場領頭羊地位。

有熱帶風情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度假區規劃面積為18.6平方公里,是一個擁有濱海浴場,豪華別墅、會議中心、高星級賓館、度假村、海底觀光世界、海上運動中心、高爾夫球場、遊艇俱樂部等國際旅遊度假區。

天涯海角遊覽區,位於三亞市區西南23公里處,陸地面積10.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平方公里,揹負馬嶺山,面向茫茫大海,是海南建省20年第一旅遊名勝。這裡海水澄碧, 煙波浩瀚,帆影點點,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水天一色。海灣沙灘上大小百塊石聳立,“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巨石突兀其間,昂首天外,崢嶸壯觀。沙灘上大小百塊磊石聳立,上有眾多石刻。清康熙五十三年(1471年)欽差大臣苗曹湯巡邊至此,勒石鐫字“海判南天”,這是天涯海角最早的石刻。

位於三亞市南山,距市區40公里,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遊覽區以北有255國道和海南環島高速公路通過。南山文化旅遊區共分三大主題公園:南山佛教文化園是一座展示中國佛教傳統文化,富有深刻哲理寓意,能夠啟迪心志、教化人生的園區。其主要建築有三亞南山寺、三亞南山海上觀音、三十三觀音堂、龍五爺財神殿、金玉觀音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