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長,街邊現搖現賣的新鮮蜂蜜,100塊錢7斤你會買嗎?

2020年的夏天來了,開春時的疫情管控逐漸放開。

大自然草長鶯飛的季節,追花趕蜜的隊伍散佈各地。從油菜花換到洋槐花,又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以前在公路邊經常看到養蜂帳篷,蜂箱上擺放幾瓶搖好的蜂蜜。關於這裡面的真假門道,參考秦嶺一白往期文章。

如今,街邊市場也出現很多現場搖蜜的商販,這種蜂蜜究竟能不能買?

春生夏長,街邊現搖現賣的新鮮蜂蜜,100塊錢7斤你會買嗎?

首先,緊挨公路國道的蜂蜜不建議購買。

苦於國內蜂業的畸形環境,越來越多的蜂農看重零售。和按噸論的原料價格相比,單瓶零售相對能多賺點。

有人在林業區專心釀好蜜,讓家人親戚通過網絡銷售。有人將蜂箱搬到公路旁邊,讓遊客們容易看到。

但是,豐富純淨的蜜源地,是出產好蜂蜜的基本條件。

蜜蜂的採蜜半徑三公里左右,公路邊的蜜源植被比較差。如果路上車流量大的話,尾氣汙染也是個問題。

很多消費者只覺得眼見為實,對隱藏條件並不瞭解。有可能買的是假蜜、糖水蜜,卻還說是看著從蜂箱裡取的。

春生夏長,街邊現搖現賣的新鮮蜂蜜,100塊錢7斤你會買嗎?

整體來看,公路邊特別是旅遊景區的銷量還可以。

有些人的腦子更加活絡,開始打造最後一公里供應鏈。他們扛著蜜脾和搖蜜桶,走進城區街道和農貿市場。

在人流湧動的菜市場,他們當眾削掉封蓋。將蜜脾架進搖蜜桶甩蜜,將所有環節都展現在消費者眼裡。

除了新鮮好奇之外,最關鍵的是價格很便宜。

逛菜市場的以老年人居多,這類人群往往有兩大特點:習慣用低價買好貨,喜歡對身體有好處的產品。

秦嶺一白不是歧視老年人,因為我也會有這麼一天。沒有收入而只有病痛,將一分錢掰成兩半來尋求安全感。

所以,在目前商業亂象中,他們最容易上當受騙。

春生夏長,街邊現搖現賣的新鮮蜂蜜,100塊錢7斤你會買嗎?

寶雞槐花蜜連續兩年近乎絕收,今年的勢頭看著還可以。

王老四在菜市場拍的照片,就有一個現場搖蜜的商販。很多市場裡都有這種情況,甚至搖蜜的商販還很臉熟。

法論誅行不誅心,我不願帶著惡意去揣測他們。但是聽到他親口說成西山洋槐蜜,我也只有苦笑一下。

因為當時的狀態,氣溫偏低的西山還沒有洋槐花。或許是覺得此蜜種在本地知名度高,所以做成宣傳噱頭吧。

但是,100元7斤的價格更讓我難以置信。

如果消費者不嫌費事,開車進山找到林區蜂場。現場挑選自然封蓋的蜜脾,搖出來過濾乾淨都不止這個價錢。

當然也有這個價錢的蜂蜜,比如濃度低、底膛蜜、糖水蜜...,具體內幕可以翻閱早期的蜂蜜科普文章。

另外,秦嶺一白寫過單篇的蜂蜜價格介紹。

春生夏長,街邊現搖現賣的新鮮蜂蜜,100塊錢7斤你會買嗎?

消費模式決定消費層級,但也不能全憑價格反推蜂蜜好壞。

比如,各級農業部門主辦的扶貧展會。很多展位對合作社或村代表免費,他們銷售山貨蜂蜜的價格也不高。

作為專業消費者,可以分辨產品好壞。

作為大眾消費者,這種場所相對靠譜。

秦嶺一白經常建議大家,不要用買得越多越優惠的理念去買蜂蜜,即便是在長期復購產生信任的情況下。

因為蜂蜜消耗比較慢,買的多隻能代表在家裡放的時間久。就規避質量風險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好處。

每次少買點,吃完覺得好再繼續買,發快遞也就三五天的事。

再倒推回來,蜂蜜本身消耗慢,折算到每天也就幾個包子錢。不要因為幾塊錢的優惠,搞回一堆不放心的蜂蜜。

春生夏長,街邊現搖現賣的新鮮蜂蜜,100塊錢7斤你會買嗎?

有人以為眼見為實,買到的卻不一定是蜂蜜。

有人覺得價格低廉,吃進肚的有可能是白糖。

當今食品行業混亂,阿膠能和大棗配對搞成零食,三七能和石斛搭配變成神藥,蜂蜜的價格和噱頭簡直自慚形穢。

關於蜂蜜,還是不要盲目相信淺層的眼見為實。補充知識、認真篩選、比對鑑別,才是買到好蜂蜜的關鍵點。

街邊現搖的廉價蜂蜜不見得都有問題,但是秦嶺一白更希望黃河水清、買賣透明的那天早點到來吧。

最後再問一句,這種蜂蜜你會選擇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