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思想一生都在变,读他的诗歌方知,这才是变的根源

本人由雄观大历史原创,请勿转载、洗稿,违者必究

苏轼思想一生都在变,读他的诗歌方知,这才是变的根源

斗转星移,春去秋来。

人的思想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因人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好比真理,会随着人们认知层次的提升和所处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人在经历艰难困苦和大风大浪后思想蒲然升华,性格由原本的积极变得消极。宋代著名的文豪苏轼就是其中之一。

苏轼由积极变得消极,影响最大的事件就是“乌台诗案”。

公元1094年,王安石主持变法,但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两相攻击。虽然被下放到湖州,但苏轼心中不服。后来就写了一首叫《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的诗,其中一首的内容是: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这首诗后来被人添油加醋,拿来作为攻击苏轼的工具,诬陷苏轼攻击天子。

经过一番周折,苏轼最后被关进大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这个案子最终的处理结果是,苏轼做了三个月的牢,最终以被贬岭南而告终。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他遵从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逐渐的变成遵从佛家“超然物外、回归自我”的思想。

苏轼思想一生都在变,读他的诗歌方知,这才是变的根源

“乌台诗案”前,苏轼能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种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干好本职工作。

被贬斥到岭南后,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明志,修己以敬,只能扫好自家门前雪,也顾不上他人瓦上霜了。

他已由积极额入世变得消极的处世。

我们从他被贬斥到岭南时候写的《虔州八境图》八首就能看出。

由于唐朝诗歌盛行,宋代填词盛行。所以,宋朝的诗被宋词掩盖,并不怎么出名,而苏轼则是唐代李白、杜甫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开创了宋代诗歌的先河。

苏轼由于仕途上的不顺和佛老思想的影响,在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的创作风格已经有所改变,他由豪放风格转而追求平淡自适,到了乌台诗案后期,苏轼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他的诗歌创作已经转变成平淡风格的艺术追求。

苏轼思想一生都在变,读他的诗歌方知,这才是变的根源

战胜人生的苦难,随遇而安,有时候也是非常必要的。

苏轼就是一个能随遇而安的人,他曾说,他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路边的乞丐。

走运时,他不志得意满、得意忘形;被贬时,他也能怡然处之、苦中求乐。

被贬期间,苏轼时常借助诗歌感慨自己空怀一颗忠君报国之心,反而遭到种种迫害,并于诗中展示其平和的心境。

苏轼曾写有一首《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这首诗写出了当时极其艰难危险的处境,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苏轼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

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

苏轼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他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人们面前。

随遇而安,要安的主要还不是肉体和行动,而是心灵和精神。

这时候,更应拥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旷达情怀。

所以,苏轼落魄山野,粗茶淡饭仍觉得香喷喷。

他认为岭外贬地与通都大邑并无区别,虽然他说的是岭南的生活,但这种思想在其路经虔州时就有深刻体现。

苏轼思想一生都在变,读他的诗歌方知,这才是变的根源

人,对于无可奈何的事,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人们常说的“会想”,就是要懂得自我宽解、自我安慰、自我释放。

苏轼就是一个想得开、放得下的人。

公元1100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哲宗归西,宋徽宗继位。

苏轼在徽宗登基后遇赦,渡海北归,结束了长达七年的岭南贬谪生涯。

第二年年初,苏轼北上经过梅关大禹岭、赣县,因舟船原因,苏轼逗留了七十多天,登郁孤台,拜访老友,写下了《次韵江晦叔》、《九十九曲水》、《再过郁孤台和前韵诗》、《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次韵阳行先》等多篇诗歌。

这些诗歌中的作者已经达到了一种“无思无待”的高深境界,超脱了世俗。

苏轼思想一生都在变,读他的诗歌方知,这才是变的根源

苏轼在此期间,有一首叫《过岭》: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凤。

谁遗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耗毵。

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经有六十六岁的高龄了。

苏轼走过了七年的贬谪之路,回首这几年的心酸,朦胧得如梦似醉。

苏轼回归时,朝中臣子颇受惊动,他却借此诗表达其“不必相猜”之意。

这首诗诗歌不仅写景,更富深意。

对于回归北方,苏轼兴奋之余,内心却已几近已死之木。

如果说他此时仍有东山再起之思,则的的确确是“不必相猜”了。

苏轼后期特别是遭贬后的几年中,他在艺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佛曰: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苏轼晚年的人生境界,是落尽铅华见真纯,不假雕饰而得自然之美的一种境界。

苏轼思想一生都在变,读他的诗歌方知,这才是变的根源

独特的大历史观,解读不一样的历史逻辑,更多精彩,请关注雄观大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