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孩子學會感恩?

01

感恩是成本最低卻最能感受美好的事

近日讀到一則新聞:

深圳一女生大學畢業後,因家庭無力為其買房買車而對父母惡語相向。

稱父母為人渣、垃圾、賤人。並振振有詞道:我明明是一個好學生,卻被他們毀了。

每次聽聞這種消息,除了憤怒,更多的是痛心。

為教出這種像飛鳥一樣不知感恩的孩子的父母痛心。

從養育人的角度講,一個小孩子,父母從小不悉心教給他寬厚為人的道理,長大後就會變成蠻橫戾氣的人。

但即使這樣,父母還是不能把他一棍子打死。

因為孔子說:不教而殺為之虐。教孩子是父母的天職。不教或教壞,最後的苦果只好自己飲恨品味。也為文中的女孩痛心。

感恩是一件成本最低卻最能感受美好的事。

感恩之人比被感恩之人在身心方面的收穫要豐厚地多。可是她卻沒有什麼機會學習和體會。

人生困在怨和恨的囚籠裡。那些射向父母的惡語最終都會彈回自己的身上,力道加倍,承受的痛苦更深。

就像父母發脾氣罵小孩,最後懊惱悔恨的是自己一樣。

怎麼教孩子學會感恩?

02

感恩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課程

教會孩子感恩是生命中很重要的課程。但若是教錯了,便得不償失。

很多父母也覺得感恩很好,就用強行灌輸的方法。逼那些連話都還說不清楚的孩子一定要說謝謝兩個字。

就像很多父母同樣喜歡逼小孩把手裡的玩具無私地給別的小朋友玩,把這個過程稱為分享教育是同一種套路。

連我的玩具和別人的玩具都分不清楚,連自己玩具的所有權都不能被保證的孩子,哪裡學得會真誠的分享,被逼無奈而已。

感恩也一樣,如果連春風細雨般的拳拳感動和與人為善的豁然舒服都沒有體驗到的人,又怎麼能從內心深處學會真正的感恩呢,徒有其表而已。

內心沒有謝意的人,說再多句謝謝又有什麼用呢?

感動才會觸發內心的感恩

多年前,讀過作家梁曉聲的一篇小說。講的是從前有個閉塞的村莊裡遺落下一個孤兒。

村裡人一商量決定合力撫養他。

本來是人間有大愛的故事。可是在撫養的過程中,味道漸漸變了。

村裡的人總是以孤兒的恩人自居,總是對自己施捨過的一碗飯,一瓢水念念不忘,要求孤兒回報。

怎麼教孩子學會感恩?

孤兒長大成人後,不能擅自決定自己的職業,也不能主宰自己的婚戀,全要聽從村裡百家再生父母的指手畫腳,否則就是忘恩負義。

這時的孤兒對村裡人全然沒有了感恩,一心想著逃離,甚至寧可沒有人賜予過他這份深重的恩情。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懷著取得補償,要求回報的心態做善事,即使真的幫助了別人,別人也很難真心感恩。

我們教孩子也是如此,不是為了獲得感謝,才施以善行。善行的土壤只消靜心等待自然會開出感動的花朵。

怎麼教孩子學會感恩?

而只有體會到感動的心靈才會真正感恩。

獲得愛的人才能真正學會感恩

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

能讓我們刻骨銘心,感到無以回報恩情的,不是那些對你恨鐵不成鋼,羞辱過,唾棄過你的人,而一定是那些包容你,原諒你,鼓勵你,無條件愛你的人。

我十歲的時候在外婆家。有一天,外婆在廚房裡忙成一團,添佐料的時候發現白糖用完了。

就囑咐我去一家需要走十幾分鍾路程的小店買。反覆說了幾遍:要綿白糖,不是白砂糖。

小女孩自然搞不太清楚綿白糖和白砂糖,一路記著。

怎麼教孩子學會感恩?

可是到了店門口,看見那些嘻嘻哈哈的婦女,一緊張還是把兩種糖搞混了:綿白糖買成白砂糖。

回到家,外婆接過糖一看。沒有說什麼。她熄了煤氣,一手拿糖,一手拉著我往小店趕。

小店的婦女知道外婆來意,很不高興,覷著眼看我,嘀嘀咕咕說:都這麼大個人了,連這點都說不清楚。又不是我們搞錯了。換什麼換。

外婆一句也沒說我。把兩種糖都買了。一袋自己拿著,另一袋讓我拿著,繼續拉著我往家趕。

這件很小很小的事,卻像刻在主宰我記憶的海馬迴裡,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彷彿日後的決定或情感變成這一部分的延續和回顧。

怎麼教孩子學會感恩?

我深深感謝我的外婆,在我犯錯誤的時候,她沒有指責我,說教我,跟著外人一起數落我,而是拉著我,陪著我,多買一袋糖默默告訴我。

人和人之所以會如此不同,是因為有的人,海馬迴裡留下了苛責,他學會的是怨恨;有的人,海馬迴裡留下了包容,諒解和愛,他就學會了感恩。

有一天我也變成了老師和母親,總是能格外理解那些偶爾搞不清楚狀況的孩子,願意不聲不響地等待他們,寬容地朝他們笑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