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要和愚者辯論?

整個世界的問題在於,愚者和狂徒對自己總是如此確信,而智者則滿是疑慮。

——伯特蘭·羅素

為什麼不要和愚者辯論?

  • 為什麼學渣常覺得自己考得不錯,而學霸總覺得自己考砸了?
  • 為什麼在跟同學討論某個問題時,雙方都認為對方是個傻子?
  • 為什麼總有同事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迷之自信?
  • 為什麼,越是無能的人,越會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為什麼不要和愚者辯論?

或者,為什麼會說:無知者無畏?初生牛犢不怕虎?

TED的這個視頻生動地描述了這種現象:

《為什麼無能的人認為自己了不起》

(TED的中文翻譯,不是故意翻譯得這麼犀利,原標題就是:“Why incompetent people think they're amazing")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這個視頻是直接從TED下載的,沒有字幕。如果要看中文字幕版的話可以直接騰訊視頻、B站、優酷等視頻網站搜索“鄧寧-克魯格”即可)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又簡稱達克效應(D-K Effect)

達克效應由Dunning和Kruger在1999年發現,並在論文《論無法正確認識能力不足如何導致過高自我評價》詳細敘述。他倆因為這個發現被授予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心理學獎”。

簡單總結就是:

  •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這種認知偏差可以通過過山車圖來加強理解,(PPT畫圖法重出江湖)

為什麼不要和愚者辯論?

現在是否理解為何無知的人總是無知得理直氣壯了麼?

然而,也許你看到的、想到的並不是真實。

When arguing with a fool, first make sure the other person isn't doing the same thing.

當和傻瓜辯論時,首先要確定對方是否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這句話,你品,你細品。。。


為什麼不要和愚者辯論?

(圖片來自:me.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