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看山、看水


看天、看山、看水

——致生活,敬人生

原本想著副題,致生活,致人生。想了很久,總覺得不妥,細細品味,倍感矯情,略為小性。或許我這個年紀,人生尚未全,感悟知不多。

不知為什麼?睡眠質量最近很差。晚上總是會驚醒幾次,醒後發呆,想著不是具體的往往事事,難以入眠。或許壓力,或許不適。

看天,早上起來,看著窗外,藍天白雲,湧湧而至。記得小時候,總是在藍天中找到,自己腦海中想象的構圖。像山、像海、像栩栩如生的人物,豐富多彩,繪聲繪色。白雲形狀的齊天大聖,揮舞著如意金箍棒,登天闖蕩,斬妖除魔。藍色相間的戰神金剛,分分合合,旋轉星空,槍彈淋雨,除暴安良等等。或許,兒時的想象已不再,如今看天看雲,看久了,就覺得天一覽無際,雲湧湧而動,還摻加著若有若無的層次感,別無其他。

想象力,小女學習兒童創意畫,接近一年期,總感覺進步微乎其微。原本打算就此結束,想著等孩子8歲左右直接學習素描。女兒喜好,妻子不從。說這是幼兒開發想象力最好的時候,不能錯過。聽老師講著堅持,講述著孩子的進步,又續費了一年。為人父母,總想著把自己擁有的,自己身上缺少的,彌補在孩子身上,為其煉神鍛骨,讓其在餘後人生,走的平坦一些。

看山,我出生的地方,挺好,抬頭看天,低頭看水,仰視看山。我是真真正正圍著山長大的。以前遊玩,總是在山腰、山谷或者山頂,那時總覺得,吆喝上一嗓子,就能震天動地,原地跳躍一下,就能踏步為山舉手摘雲。心好大,好寬,站在山谷,任風肆無忌憚的掠過,無拘無束,倍感清爽。壁上佛像,洞中石塑,虔心參拜。山間小溪,谷底清泉,飲上一口,貫通心澗。

爬山,前幾天帶著小子去爬東山,剛到山腳,小兒就鬧著累。於是,我就抱著,扛著,走到了山腰,實在沒有勇氣,抱著他爬到山頂,就在山腰停下。看著山下的一切,來來往往的車輛,形形色色的人群,高樓矗立的區域,都顯得那麼近,那麼小,而又那麼堵。視野的阻攔,讓登山的人看不太遠,心旁的牽掛,又讓人爬不到山頂。

看水,湛藍的湖水宛如一面鏡子,映著天,映著山,風平浪靜,真好。水,總覺得自己是個玩水的高手,從小就光著屁股,在水裡無限的撲騰。或許好久沒有接觸,又或者那種感覺不再了,游泳的時候,眼鏡挺礙事,游泳池底挺滑,如如皆是的理由,讓我對水不再熟悉。女兒練習短文《井底之蛙》,聽著很有感觸,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很安逸,也很適從。外面有海,外面有--------

想到水,就聯想到了女人,我家裡的那個女人,感性,辨不清的是非,小性,活脫脫得讓我寵成了孩子。還好,我們在一起,還好,我們還可以一起看天、看山、看水。

或許正應那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



雨過天晴,心若在,豈會在乎嚷嚷外外。 小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