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遊記: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景區關帝廟關公戰馬

作者:邱承彬


邱承彬遊記: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景區關帝廟關公戰馬

嘉峪關關帝廟關公戰馬

邱承彬遊記: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景區關帝廟關公戰馬

嘉峪關關帝廟山門

邱承彬遊記: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景區關帝廟關公戰馬

嘉峪關關帝廟關公(關羽)像

邱承彬遊記: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景區關帝廟關公戰馬

嘉峪關關帝廟關公(關羽)、周倉、關平像


據相關資料記載,關羽(生年不詳,卒於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明朝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追隨劉備、陣斬顏良、鎮守荊州、威震華夏、敗走麥城是關羽一生的主要經歷。

  關羽死後被神話,道家尊關羽為關聖帝君,佛教尊關羽為伽藍菩薩,儒家尊關羽為山西夫子、武聖人。由於關羽生前仁義正直,不偏不倚,適合作為管理分配財富的神祇,被尊為義財神(還有說法認為關羽手拿大刀與趙公明同為武財神)。

周倉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正史無字,野史記載字元福,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真實歷史上不存在。其形象為身材高大、黑麵虯髯的關西大漢,本是黃巾軍出身,關羽千里尋兄之時請求跟隨,自此對關羽忠心不二,在聽說關羽兵敗被殺後,周倉也自刎而死。在《三國演義》及此後的各種民間傳說中,周倉均以關羽護衛的形象出現,在各地的關帝廟中、個別佛教寺廟,關羽神像的兩側也經常供奉周倉、關平(關羽之子)的神像。

  關平,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原為冀州關家莊莊主關定之子,關羽過五關時被收為義子,從此作為關羽副將,隨關羽南征北戰,屢立功勞,逐漸成長為一員大將,曾與龐德戰平。關羽敗走麥城之際,關平跟隨,一同被捕,遭孫權殺害。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邱頌創始人,邱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詩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