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旅遊醫療賬單好貴,結果回國後保險理賠最終失敗

即將又迎來一年一度國慶長假,很多人會選擇出行遊玩,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旅遊人數每年不停漲高,就和機票還有住宿一樣迎來了高峰日。同時隨著人們的保險意識增強,出行前給自己及家人配一份旅遊險的人越來越多。把保障放到第一位是正確的,但是根據出行方式、出行地點、遊玩場景來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很重要。

旅遊保險廣告大多是大同小異,也是買個安心為主,往往忽略了每家保險公司條款內容,因為都是一次性購買旅遊保險,很少有人會專注這些條條框框複雜條例,更加不會細看研究。

海外旅遊醫療賬單好貴,結果回國後保險理賠最終失敗

一般旅遊保險大體分為人身意外傷害險、意外醫療險外。副險主要含被盜竊險、航班延誤險等為旅遊者綜合設計的產品,也就是把上面的主險搭配些具有特定場景的附加險來賣。根據不同場景,設計的產品組合側重點不同,市場上幾個主流旅遊保險價值差不多,保險種類也差不多。

海外旅遊醫療賬單好貴,結果回國後保險理賠最終失敗

如果是一般的短途觀光遊,我選擇最普通的短期旅遊險。根據出行的時間來選擇保險保障的時長,任意選擇天數,價格特別低,幾塊或者十幾塊就能得到20萬左右的保額。一般都會包含意外傷害、意外醫療和意外住院津貼這幾個基本保障。常規的保險問題基本在境內只要能中文溝通的相對理賠還是比較簡單,如果有旅行團可以直接詢問旅行社他們經驗比較足,諮詢保險公司通常比較花費時間。如國內自由行出了事情最靠譜就是直接諮詢你購買的保險公司,需要按照他們的步驟去做,通常理賠需要很多文件性東西有些還只有當地提供,為了避免不必要麻煩,理賠你必須要積極主動。

海外旅遊醫療賬單好貴,結果回國後保險理賠最終失敗

我來說下最頭大的出境保險所遇到的問題。我曾經和友人去北歐,當時申根簽證必須要購買30萬保額的旅遊保險,因為強制性的,我們自然也對這類保險條例忽視。抵達那裡沒幾天朋友腰脊骨發作並且發寒熱,我們就去當地醫院就診,當地護理人員非常專業的,得知你們是旅行中醫療,他們很熟悉按照流程該給的證明和資料全部打包在一個信封裡,並且和你詳細說明關於保險他們能提供資料內容。

海外旅遊醫療賬單好貴,結果回國後保險理賠最終失敗

看完病,付款時也被賬單金額嚇住了,這個時候想到保險真有用,這次意外讓我得知對旅遊保險重要性。我們總的行程有25天,回國後友人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在理賠遞交後審查中保險公司會電話回訪多次,每次問題有些無理,都被我友人駁回,因為我們材料遞交非常齊全,然後最終拒絕賠償是說按照賠付條例,在醫療賬單15天內必須遞交給保險公司,否者不予賠償,我們當時認為這是霸王條款,我在旅行期間長達25天怎麼肯能郵寄資料給保險公司,肯定回國後才會郵寄。最終保險公司雖然說幫我友人再次申請,需要再遞交很多無理的資料,最終我友人放棄賠償,實在沒有精力和他們繼續耗費。

海外旅遊醫療賬單好貴,結果回國後保險理賠最終失敗

自從那次事情發生後,也是看了對此篇文的網遊一定要切記如下

其一:出境遊一旦發生意外和保險有牽扯的你必須主動聯絡而且電話錄音,你不是律師也不是保險行家,發生事情主動諮詢是第一,按照保險公司流程步驟去做就可。

其二:現在很多保險細則還是看仔細,有些所謂意外險不含高危運動列如潛水,跳傘等必須要買專業保險,尤其是戶外運動愛好者一定要注意。航空意外險也要看清,賠付是有時間規定的,仔細核對航空公司開具延誤時間,看看延誤時間是否你購買保險要求,現在幾大主流保險都是延誤四小時或者五小時才有賠償。

保險在手不是說賠就賠,我是自己經歷過,才會在這方面現在額外注重,我相信有部分網友和我當初對保險一樣疏忽。為了花錢買旅遊保險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哪怕你不懂條例如萬一發生意外需要及時去溝通你購買的保險公司,希望你幫助到你們。

#煥然假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