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魔法小實驗

第186次原創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廚房的家常食材,也能進行科學啟蒙?鹽、油、醋、雞蛋、牛奶、麵粉、冰……可以做科學實驗,可以藝術啟蒙,可以玩感官遊戲,還能鍛鍊精細動作、手眼協調……

在觀察、思考、互動中,培養娃的科學思維。今夏和我們一起,創意玩科學。

更多廚房小實驗,玩雞蛋、玩鹽、玩牛奶、玩冰塊、玩麵粉、玩水果……

還有更多數學遊戲、化學遊戲、節日創意親子游戲……

詳見同名微信公號。

大力士大米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材料】塑料瓶、大米、鉛筆/筷子、漏斗。

【小問號】你可以用一根筷子夾起上千粒米粒嗎?

【玩法】1.在塑料瓶中裝滿米粒(用漏斗更容易哦)。

2.裝滿後顛一顛瓶子,米更滿了還是顯得更少了?再次裝滿。把筷子或鉛筆插入米中,儘量向下壓。

3.慢慢提起筆/筷子,瓶子和筷子會一起拎起來嗎?如果沒有,再下壓筷子,加米。筷子不能拔出來了,就可以用筆把一瓶米拎起來啦。

4.試試用不同種類的米,小米、糙米、薏仁米……實驗結果有什麼區別?

5.試試從不同的角度插入鉛筆/筷子,實驗結果有什麼區別?

【思考】1.討論一下摩擦力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摩擦力呢?

2.看看我們的鞋底,這些花紋為什麼能幫我們走得更穩呀?

3.地上有水或有冰時,為什麼我們容易滑倒?

4.我們拿杯子時,為什麼杯子不會掉呢?我們手上有小吸盤把杯子吸住嗎?有黏黏的東西把杯子粘住嗎?用放大鏡看看我們的手,手上有紋路嗎?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會吹氣球的酵母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材料】水瓶、乾酵母、溫水、氣球、糖。

【小問號】媽媽烤麵包時,或做包子/饅頭時,你有沒有觀察過麵糰呀?一開始小小的麵糰,為什麼會膨脹成2倍大?用手戳戳會怎麼樣,扯開面團看看呢,裡面什麼樣,那些細小的氣孔和蜂窩是怎麼來的?

麵包和包子饅頭為什麼吃起來鬆鬆軟軟?一口咬下,能看到麵糰裡有細細小小的孔洞,它們是怎麼出現噠?

【玩法】1.把氣球吹大幾次,讓它伸展一下,更容易實驗。

2.把礦泉水中裝入溫水,加入酵母攪拌直到溶解,然後加入1湯匙糖。

3.把氣球套在瓶口,密封好。

4.等待至少半小時,然後看看結果吧。

【原理】酵母是一種活的有機體。乾酵母處於休眠狀態,就像在睡覺。只要給它提供溫暖、水和糖,它就會“醒來”並活躍起來。

瓶子裡的化學反應產生了二氧化碳,就慢慢把氣球充氣啦。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廚房魔法小實驗


給果凍打針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材料】果凍、食用色素/水彩顏料、鈍頭的玩具注射器/塑料吸管、廚房紙、托盤、塑料小刀、小杯子。

【小問號】果凍透明又Q彈,是用什麼東西做的?摸起來是什麼感覺?為什麼有這樣Q彈滑溜的觸感?

【玩法】1.在托盤上鋪上紙巾,放上果凍。把食用色素/顏料加水稀釋,分別放在小杯子中。

2.用鈍頭注射器吸顏料,慢慢給果凍“打針”,不要著急,避免顏色滲出來。也可以用手指堵住吸管一端吸取顏料,給果凍“打針”。

3.用塑料小刀或廚房玩具切開彩色果凍,看看漂亮的顏色條紋。

4.也是很好的感官遊戲,摸一摸、戳一戳、按一按、擠一擠、壓一壓、捏一捏,是什麼感覺?

5.還可以試試用魚膠粉自制果凍,還有什麼東西能做出Q彈的效果?涼皮和涼粉是怎麼做出來噠?皮凍是怎麼製作噠?

【Tips】鈍頭的玩具注射器僅限大點的孩子使用,大人看護避免扎傷。小娃玩這個遊戲可以用塑料吸管,效果也很酷。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跑步的胡椒粉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材料】盤子、水、黑胡椒粉、洗潔精、棉籤。

【小問號】胡椒粉會浮在水面還是沉下去?你能讓胡椒粉在水面跑步嗎?

【玩法】1.在盤子裡倒入一層水,把胡椒粉撒在水面,儘可能多地覆蓋表面(胡椒越多,效果越壯觀)。

2.用棉籤或手指蘸一點洗潔精,蘸一下水面,說出你的魔法咒語吧。

3.胡椒飛快跑到盤子邊緣啦,為什麼會這樣?

【原理】水有表面張力,當接觸到洗潔精時,破壞了表面張力,胡椒粉就被拉遠啦。


廚房魔法小實驗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廚房小實驗,玩雞蛋、玩鹽、玩牛奶、玩冰塊、玩麵粉、玩水果……

還有更多數學遊戲、化學遊戲、節日創意親子游戲……

詳見同名微信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