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盟法院:“三三”模式打造新時代江三木洛

今年以來,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始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按照“黨建引領審判,奮勇爭當佤山江三木洛”工作思路,探索“三三”工作模式,抓點促面、輻射帶頭,不斷構建黨建引領審判謀發展的工作格局,為促進西盟法院以審判為中心的各項工作落實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三抓實三促進,建強組織固堡壘

一是抓實領導機制促進責任落實。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按照“敢於負責、敢於擔當”的要求,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升組織力。

二是抓實常規動作促進規範化建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抓好黨員積分制管理、退休黨員分類管理,以及對困難黨員的人文關懷、走訪慰問、結對幫扶等工作。將“支部主題黨日”“政治生日”等活動常態化,嚴格執行五個規定動作+N個自選動作。

雲南西盟法院:“三三”模式打造新時代江三木洛

三是抓實黨性培養促進素質提升。以院長、黨支部書記帶頭講專題黨課,其他黨員輪流上初心講堂,非黨群眾開展道德講堂等特色內容為抓手,加強黨員幹部經常性教育,營造“學習型黨組織”的良好氛圍。

三帶頭三表率,打造鐵軍強隊伍

黨員帶頭抓審判,履行職責作表率。嚴格落實“誰審理、誰負責”的司法責任制改革要求,院領導帶頭審理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其中,黨員法官佔全院法官人數的85.71%。

黨員帶頭爭先鋒,工作能手作表率。黨員帶頭堅守司法“五心”,即忠誠心、專業心、責任心、公正心、廉潔心,捍衛公平與正義,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員帶頭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成立疫情管控小分隊,參加社區志願服務隊,自願獻血、捐款……以實際行動自覺踐行黨員誓言,為疫情防控工作保駕護航。

雲南西盟法院:“三三”模式打造新時代江三木洛

黨員帶頭扎農村,駐村幫扶作表率。堅持黨組書記、院長負責包村,分管黨組成員聯繫扶貧掛鉤點,黨員每人結對幫扶不少於10戶群眾的制度,選派青年黨員作為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駐村開展扶貧工作,切實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三注重三融合,推動工作展作為

注重民族文化建設,黨建與民族文化相融合。結合當地佤族文化元素,審判大樓外觀極具民族特色。兩個代表佤族“通天神器”的木鼓,刻有“法治西盟”和“江三木洛”字樣,莊嚴豎立在審判大樓兩側,象徵著人民法院堅決守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神聖寓意。法院內設黨群活動室、江三木洛調解室、劉春林工作室、榮譽陳列室、“三木”書屋、“最親的人”廉政文化牆,廣場上醒目位置設有各類黨建宣傳展板、宣傳標語,以及“西盟公約”“拉勐精神”宣傳欄,展現了法院幹警“不忘初心跟黨走”的堅定理想信念。

注重法治文化建設,黨建與審判工作相融合。以“法治文化邊關行”、上法治黨課、黨員法官到社區報到服務為抓手,用“黨建+法治”,引領黨情民心同頻共振。規範黨員先鋒崗,在訴訟服務中心首創“雙語法官”接待窗口,為不通曉漢語的少數民族提供翻譯、法律諮詢等訴訟服務。開展巡回法庭,選派黨員法官到社區報到,幫助群眾解決困難,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塑造新時代江三木洛新形象。

雲南西盟法院:“三三”模式打造新時代江三木洛

注重行為文化建設,黨建與群團工作相融合。每年召開黨建帶團建工作會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群團組織成員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同時,積極開展文體活動,豐富幹警文化生活,通過加強黨建與群團工作的融合,進一提升團隊凝聚力,營造幹事創業良好氛圍。

下一步,西盟法院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繼續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切實加大黨組織的領導力度,優化黨建工作隊伍,豐富黨建工作內涵,創新黨建工作方法,真抓實幹踐行使命任務,不斷增強黨建工作的生命力和持久力,為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和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雲南網通訊員 李軍 馬麗莉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