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時俱進的成都消防

立冬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天乾物燥、易發火災的時節。全國各地的冬季防火工作,將從“11·9”消防宣傳日正式啟動。

隨著社會變遷和技術進步,消防的技術、器材設備和宣傳內容等也與時俱進,不斷髮展。本期蘭臺紀事就來看看老成都是怎樣開展消防工作的。

01 消防安全 人人有責


蘭臺紀事|回顧與時俱進的成都消防

1933年四川省會公安局印製的防火宣傳單 (成都市檔案館館藏)

上面這份檔案是1933年發佈的防火宣傳單,印刷精美、圖文並茂。正文第一句寫著:“火災是吾人生命財產的公敵,防備火災是人人應盡的義務。”簡而言之就是“消防安全,人人有責”。

從檔案上可以看到,1933年四川省會公安局的大門和裡面的火情瞭望塔,還有當時手推車式的人力救火車。圖中所畫位置,就是現在華興街的錦江消防大隊所在地,大門的朝向始終沒有改變。


蘭臺紀事|回顧與時俱進的成都消防

華興街錦江區消防大隊


02 與時俱進的防火標語


蘭臺紀事|回顧與時俱進的成都消防

1949年四川省會警察局防火宣傳週宣傳標語 (成都市檔案館館藏)

隨著社會發展,消防宣傳的內容也在隨之改變,上面這份檔案是1949年的防火宣傳標語,其中第七條寫著“注意電線走火”。隨著生活用電的普及,火災原因更加複雜,消防宣傳也與時俱進。


蘭臺紀事|回顧與時俱進的成都消防

太平缸

過去人們遇到火災,通常以水作為滅火劑。上至宮廷,下至普通人家的庭院中,都會放置大缸用來蓄水,又被稱作“太平缸”。這種“太平缸”歷史悠久,直到數十年前,依然發揮著重要的消防作用。


蘭臺紀事|回顧與時俱進的成都消防

1933年四川省會公安局各署所 關於限三日內打掃清潔太平缸注滿清水的通令 (成都市檔案館館藏)


上面這份檔案是1933年印發的一則消防通令,上面寫著:“照得時值冬,預防火患應當時時注意。所有街道的太平缸限三日內一律打掃潔,貯滿清水以備不虞。”

當時的四川省會公安局在城內沿街口以及深宅大院放置了1100多口石材打造的水缸,規定各家各戶每隔幾天必須換上新水,以備不時之需。隨著自來水的入戶普及,生活中再也沒有必要大量儲水,“太平缸”也幾近絕跡。

03 百年前的防火措施

常言道:水火無情。火災會導致財產和生命的雙重損失。所以,及時發現火情,就成了消防工作的重要任務。在沒有電話、紅外檢測、衛星遙感的時代,成都人如何快速通報火情呢?1904年成都東門城門洞,修建了一棟十丈高,相當於現在的三層樓高的“忘櫓樓”,作為瞭望塔。據說,這是成都當時最高的建築之一,可以發現城區方圓十里的火情,並以敲鐘報警。


蘭臺紀事|回顧與時俱進的成都消防

老成都的忘櫓樓

為了更好地應對火情,近百年前的消防隊平時是怎麼訓練的呢?從下面的檔案中,我們可以得知一二。


蘭臺紀事|回顧與時俱進的成都消防

1936年四川省會公安局警察大隊及消防組 平時教練課程實施表 (成都市檔案館館藏)


這是一份公安消防組課程實施表,上寫著“健身運動:包含了拳術、器械操練等身體訓練;學科:包含了器械使用法、消防警察要旨等理論課程;學術科:包含了假定檢點法、假定實施救熄法等實戰演習。”課程內容從理論兼顧實用,全面發展。

那時候,除了官方消防隊外,還有一部分義務消防員會參與救火。義務消防起源於1905年四川通省警察局頒發的規定。因消防人手不夠,發生火災時除專業消防隊外,就近轎鋪、茶坊,指定轎伕、水夫均有義務協助消防隊撲滅火災。


蘭臺寄語

消防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產物。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防範和治理火災的消防工作愈發重要。今天是“11•9”消防宣傳日,有一群人值得我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們是和平年代離犧牲最近的群體;他們面對災難英勇無畏,衝鋒逆行;他們化身“超級英雄”,只為守護一方平安,讓我們向可敬可愛的消防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