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關於礦山安全生產和科學管理智能化的思考

張君龍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當前,電子監控設備使用在各行各業已經非常普遍,但絕大部分只是電子顯示和錄像功能,智能化程度不高。我們要根據礦山需求設計出和生產出智能監控鏡頭系統,就是自動識別、自動報警系統,就是若監控鏡頭看到的非常規行為、非常規舉止、非常規動作、非常規情況、非常規現象等,監控鏡頭看到後傳遞到智能電腦裡,智能電腦就能識別而報警,這樣就能把事故和問題提前消滅在萌芽狀態,使事情得到及時和提前處理。也就是把監控鏡頭系統變成“事前諸葛亮”系統,改變現在監控鏡頭出現了問題的“事後諸葛亮”系統。我們需要事前諸葛亮,而不要事後諸葛亮,要先發制人,不要後發制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把被動變主動,把事後變事前。

現在社會上所有的監控鏡頭,都是死監控鏡頭,都是死瞪著眼看著你的死監控鏡頭,都是通過監控鏡頭,把每天24小時每時每分每秒的現象行為動作舉止聲音等記錄和記存在存儲器裡了,但等出現了事故以後,才在儲存器裡查找,查找每一天24小時的分分秒秒的錄相視頻記錄很麻煩,很費精力,很費眼力,但也會漏查漏看。都是事故問題出現了之後才發現,公安及有關部門和出事故單位等,才通過慢長的、複雜的、費神的、費眼的、費時費人力的,從已出現事故後的所有錄相視頻監控鏡頭儲存器裡,如大海撈針是的盲查和普遍查,一旦查找到了事故和原因和事故人,也是亡羊補牢,事後諸葛亮,與事無補,損失慘重。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如果發現事情事故正在發生時和發生前就報警就處理掉了,這就需要把我們能想相到的,社會上和生活中許許多多的非常規動作、非常規舉止、非常規行為、非常規現象、非常規情況,甚至非常規言行、非常規眼神、非常規表情,提前設置到電腦中,都能通過人工智能監控鏡頭所監視的範圍之內,進行自動識別、自動報警、自動提醒,達到及時解救、及時處理、及時預防。

但這些非常規的動作舉止行為與現象等,需要找哪些科技部門進行設計出來呢?是製造監控鏡頭的部門和工廠嗎?但工廠只是生產單位,但產品設計部門是誰?生產監控鏡頭的工廠有研究設計部門嗎?怎樣能找到有能力設計這些動作的部門呢?這應該是監控鏡頭人工智能設計部門設計出的吧!假設事例如下: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1、球磨車間,在車間坐著瞌睡的動作,坐著站著看手機的動作,送料皮帶上發現沒有礦石料這種動作現象,即球磨機進料口,發現沒有進料現象和動作,證明球磨機隨時會出現空轉事故,嚴重時會造成球磨機內的鋼球敲擊球磨機內的襯板,甚至將球磨機外缸筒打壞,打變形,打穿透等等可根據球磨車間出現事故及失職脫崗的動作設置出假想假設形狀,動作,行為舉止,設計出來儲存進電腦,一旦監控鏡頭看到這些行為和現象後就會自動識別,及時報警給值班室,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2、再如球磨車間每班工作人員規定三人上班,但其中有一人或兩人離開車間,若每人在上班期間出車間按規定不能超過十分鐘,若超過十分鐘時間監控鏡頭看到後,就會傳輸到電腦裡,自動識別自動報警,按脫崗處罰。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3、如:浮選車間,在車間內坐著瞌睡或在車間內站著坐著看手機;又如:每班上班人三人,其中有一人或兩人出車間,超過十分鐘自動報警;再如:車間內浮選槽內浮選泡沫冒出槽外的動作動態現象,及時報警。等等動作現象設計進入電腦進行智能自動識別報警。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專業設計生產監控鏡頭的設計人員及智能技術設計院,人工智能面部人臉識別機構,及對人或動物及活動物體等進行非常規行為、舉止、動作、現象的動態等,設計出幾十種幾百種千萬種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非常規動作、現象進行設計,存入電腦。一旦遇到這種現象,這種情況和行為舉止,監控鏡頭所監視的範圍內人工智能識別及報警及傳送到值班室。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近期,北京百度集團和清玄公司與我們君龍礦產品貿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以君龍礦業為研發試驗基地,擬共同開發“礦山安全生產智能監控管理系統”,該系統開發應用成功後,將給礦山安全生產管理插上一雙科技的翅膀,其前景不可估量。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附:《君龍科普大講堂》用語(王錦華書法)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把死鏡頭變成活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