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讀書日,多讀書,為了自己,為了下一代

2020年04月23日 | 第[700]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讀書改變命運

--張大寬

423

今天是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

在我的群裡面,每週的週末,我都會發一個紅包,鼓勵我的群友們多讀書。

為啥這麼幹呢?

因為讀書太重要了。

有多重要?

要多重要有多重要!

一本書改變一個人的一輩子,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曾經有人說,“如果一個人是看了幾本書,就改變了人生觀,那這個人的人生觀到底有多差”。

其實,並不是這個人的人生觀差,而是在他看了書之後,把他之前的思維穿了起來,找到了適合他前行的方向,讓他有勇氣去改變自己的不足。

“吹,接著吹,讀一本書就能這樣?”

不吹不黑,我給你講個最近才發生的事情。

改變一個孩子,就幾句話

我朋友家孩子,不到四歲半,虎頭虎腦的小夥子,好動。

來找我玩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扮演奧特曼打架”。

有一天,他朋友給孩子買了個皮球,小子帶著皮球來給我看他的新玩具,要我陪他一起踢球。

四歲多的孩子怎麼踢球,相信你也能想到,三個字形容,就是沒準頭。力道沒準頭, 方向沒準頭。

有幾腳差點踢到電視上,而且彈在地上的動靜也挺大的。

那時候,正好是中午,我就跟他說,咱們小聲一點,儘量不要影響樓下的鄰居。

朋友也“兇”他,讓他小聲一點。

可這麼小的孩子,即使是“威嚴”之下,也忍受不了幾分鐘,過一會就又忘了。

動靜一大,朋友就高聲呵斥,如此循環,一次比一次聲音大。

我小聲說,別喊,喊也沒有用,你看我的。

等下一次他猛踢了一腳,鬧出了挺大動靜的時候。

我蹲下來,把小傢伙拉到懷裡,我說“你爸爸買了皮球給你,然後伯伯還能配以一起踢球,你是不是特別開心啊?”

小傢伙賊高興,點頭說“是的是的”

我說“剛才我們是不是已經達成協議,踢球要小聲點?”

小傢伙點點頭,說是的。

我又說,那你知道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嗎?

小傢伙搖搖頭,瞅著我,等待答案。

我接著說“你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是不是要小朋友們午休的時候不要聊天,不要發出聲音,不要打擾其他小朋友啊?”

他說“是的”。

我又說“那我們現在使勁踢球,聲音這麼大,是不是會影響到樓下的鄰居呢?”

他有點不好意思,略有害羞的說“是的”,很明顯,這是感覺到了他剛才的行為有問題。

我說,那我們踢球的時候,要怎麼樣呢?

他說“輕一點”。

然後我們又接著踢球,後來他的動作都會盡量的輕,偶爾使勁提了一下,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的笑,然後我會把手指放在嘴上,做一個“噓”的動作,不用吼叫一句。

過了一會,我跟朋友說,你看,小子剛才表現多棒,主動把踢球的動作放的輕一些,不打擾鄰居,還會提醒我輕一些。

從這次開始,之後踢球基本上不需要大人再刻意交代。

我見過不少帶孩子要發瘋的父母,也見過太多被父母吼叫,甚至“拳腳相加”,外加威脅的孩子。

也許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曾經也經歷過類似“痛苦悲催”的童年。

不讀書,就不知道還可以這樣

為啥,別的父母要吼叫,甚至用大罵才能“壓得住”的行為,我只需要幾句話,就能搞定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我讀書了,如果我不讀書,我也不知道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啥方法呢?

這個方法就叫做“情感引導”。

“這是那本書上說的?”

這本書可能你都知道,《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我先表達了了解他此刻的情緒,非常開心,他覺得我說的對,我懂他。然後再把幼兒園老師埋在他心裡的那顆種子激活“午休要安靜,不能打擾別人”,接著問他如何做更好,他自己說“輕一點”。

這個時候,輕一點是他自己要做的,也是我們都支持他做的。注意,這時候是孩子主動要做,而不是我們在背後拿著掃帚追著打。

不讀書,你就不知道這個方法,你就得追著孩子“吼叫打罵”,孩子就得忍受父母“粗暴”的教育方法,並度過一個悲催的童年,並將童年的這份傷痛,再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

上文中提到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就當做今天讀書日的推薦書了。

如果你是70後,也許正在經歷孩子的“叛逆”,如果你是80後,你可能正在經歷孩子的“淘氣”,如果你是90後,那麼你應該正在經歷孩子最關鍵的教育期,如果這個階段沒有把握住,那麼等孩子大了之後,你的麻煩就來了。

​有不少人給我說過,若是下一代沒教育好,賺那麼多錢有啥意義呢?

你說是吧。

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讀多了以後,你會體會到好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