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這種力量,普通孩子也有可能成大才

| 陳錢林

具備這種力量,普通孩子也有可能成大才

我的龍鳳胎孩子雙雙考入世界名校後,經常被一些家長問到:“孩子不聰明,是不是很難成大才?”這在我看來,答案是否定的。孩子成功的關鍵是要具備自學能力。孩子的學習,宏觀上聽老師,微觀上會自學。為什麼要聽老師的?因為學科知識都有體系,如果沒有老師的宏觀引領,學習容易走彎路。而自學是幫助孩子尋找最佳的學習方式,同時培養孩子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幼兒起開始自學訓練 不要讓孩子“等人來教”

具備這種力量,普通孩子也有可能成大才

許多孩子不會自學,不是孩子的能力問題,而是從來沒有人引導他們自學。當前教育的突出問題,是家長與老師扶得過多,無形中使孩子形成了“等人來教”的習慣,沒有教育者的指令,孩子從來就沒有想到過可以自學。我孩子小時,我就讓他們明白,最好的學習是自學,孩子自然就喜歡嘗試。

至於自學能力,那得靠實踐中鍛鍊。我的經驗,小學高段開始,相當部分孩子從智力基礎上是具備自學條件的。要培養自學能力,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早點嘗試自學,正如孩子不會游泳,最好的辦法是早點進游泳池一樣。我曾看到一幅畫,畫的是父母兩人,拿著剪刀剪孩子的羽毛,畫下方的配字為:“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這很值得所有家長深思。

我的兩個孩子的自學訓練,從幼兒期就開始了。當很多孩子聽媽媽講故事的時候,我嘗試著讓他們看圖文並茂的故事書,講書上的故事,想怎麼講就怎麼講,我都表揚。我沒有刻意教孩子識字,但日積月累,孩子倆上小學前,兒童讀物基本上能讀得下來。

孩子提的問題,我大多數情況下都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讓他們自己想辦法,不是放手不管,我會在幾天後再詢問。孩子或說找到資料了,或說找誰問了,我都表揚。不只是表揚解決問題本身,更表揚他們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當然,有時候孩子能力不及,該是我出手的時候,知曉的,自然給予解答;不知曉的,一般會幫助查閱資料,或者找老師諮詢。每當解決了問題,孩子倆那種興奮勁,不是靠灌輸獲得可比的。

少做作業是我的一次教育冒險

具備這種力量,普通孩子也有可能成大才

孩子倆上學後,我作為教育體制中人,深知當前學業負擔過重嚴重損害孩子健康,不忍心讓他們受到題海的煎熬,冒險讓他們少做老師的作業,嘗試拓展學習、超前學習、研究性學習。慢慢地,孩子從自學習慣中形成了自學能力。我兒子讀中學時,每天下午都在家自學;我女兒讀高一時隔日在家自學,高二時隔週在家自學。孩子倆不僅擁有輕鬆、自由、快樂的童年,而且因此鍛鍊了特別的學習能力。

讓孩子自學,家長最擔心的是,成績下降了怎麼辦?這要從大課程觀看分數。因為少做老師佈置的作業,而試卷都是老師出的,所以自學的孩子,剛開始時考試也許“不理想”,這沒什麼可怕的。我曾對此打過一個比方:老師教的是太極拳,孩子自學南拳,兩者都可健身,學南拳的孩子去考太極拳,分數低些有什麼可怕?從長期看,自學的孩子能力發展得更快,能力提升後,必定利於提高分數。實際上,凡高考狀元之類的尖子生,一般都不是隻做老師作業的學生,大多都是善於自學者。

孩子倆成年後,評價我的家庭教育,我女兒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爸爸很少過問我的課業,卻讓我擁有難能可貴的自學能力……”我兒子也說,“爸爸引導我自學,讓我免於作業的困擾和標準答案的束縛,走上科學研究之路……”的確,引導孩子自學,是我家庭教育最冒險、也是最成功的經驗。

常有家長問我,老師教的時候,孩子都不肯學,你家孩子怎麼能這麼自覺?我堅信,這與我引導孩子樹立遠大志向有關。志向與自學,是我的家庭教育最核心的要素,我深信也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金鑰匙。

志向會產生引力,自學會產生推力,如果具備了這兩種力量,普通的孩子都有可能成大才。

作者簡介:長三角知名校長,資深家庭教育專家。《人民教育》、《南方都市報》、浙江新聞網等“陳錢林說家教”專欄作者,家庭教育專著《家教對了孩子就一定行》入選“2015年影響教師的100本書”,龍鳳胎子女均獲世界頂級名校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