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19年度湘西自治州宣傳文化獎獲獎作品公示

2019年度湘西自治州宣傳文化獎評選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經專家評審和州委宣傳部部務會審定,按照評選程序,現對獲獎作品進行公示。公示期自2020年4月26日至4月30日,時間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如對獲獎作品有異議,可以通過電話0743-8222237向州委宣傳部反映。

一、2019年度湘西自治州宣傳文化獎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獲獎作品

(一)戲劇類

特別獎:

舞劇《馬桑樹下》

作者:劉國鋒、胡明珠、劉建、黃國強、麻曉玲、劉志勇等

報送單位:湘西武陵山民族文藝傳習中心

一等獎:

苗劇《相親》

報送單位:花垣縣苗歌劇研究所

二等獎:

辰河高腔現代劇《月是故鄉明》

作者:孫文輝、李生權、劉江華、鄭敏、章民權、張勳

報送單位:瀘溪縣辰河高腔傳習所

三等獎:

音樂情景劇《最後一課》

作者:楊選民、吳娟、董洵、龍璐璐、李雪清、張茂瑞

報送單位:吉首市文化旅遊廣電局

小戲《龍正好“摘帽”記》

報送單位:湘西武陵山民族文藝傳習中心

(二)舞蹈類

二等獎:

舞蹈《畢茲卡的油坊》

報送單位:湘西武陵山民族文藝傳習中心

三等獎:

舞蹈《嗚哩吶哩吶》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老科協老年保健協會藝術團

舞蹈《儺》

報送單位:湘西武陵山民族文藝傳習中心

(三)歌曲類

一等獎:

歌曲《神秘湘西》

報送單位:中共保靖縣委宣傳部

歌曲《牽著春風進山村》

報送單位:中共湘西自治州委組織部

二等獎:

歌曲《我的大湘西》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文化旅遊廣電局

歌曲《春茶鼓》

報送單位:古丈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三等獎:

歌曲《十八洞今天變了樣》

報送單位:中共花垣縣委宣傳部

歌曲《唱過一山又一坡》

報送單位:花垣縣苗劇團

歌曲《阿哥橋》

報送單位:吉首市文化旅遊廣電局

(四)電影類

一等獎:

電影《嫁衣》

報送單位:鳳凰縣山江苗族博物館

二等獎:

電影《盤瓠與辛女傳奇》

報送單位:中共瀘溪縣委宣傳部

三等獎:

電影《愛在湘西》

報送單位: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宣傳部

(五)電視紀錄片類

一等獎:

紀錄片《灼灼其華 踏虎鑿花》

作者:任耕心、宋新巧、覃穎、顧衛華、肖曉華、鄒愛民等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文化旅遊廣電局

二等獎:

紀錄片《不老鄉音》

作者:嚮明海、陳昔禪、司念偉、尹藝華、雷勇、劉陽

報送單位:中共龍山縣委宣傳部

三等獎:

紀錄片《匠心湘西·龍山土家織錦》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廣播電視臺

紀錄片《遠山的呼喚》

作者:黃石松、陳曉波、林喜、廖錢、龍駿峰、黃勇

報送單位:吉首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六)電視專題片類

一等獎:

專題片《築夢十八洞》

作者:龔明漢、鍾立文、田術雲、楊少遊

報送單位:中共湘西自治州委組織部

二等獎:

專題片《湘西——中國傳統村落》

作者:黃峻松、劉勇、雷莉、陶雪、唐欣偉、韓筆戈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廣播電視臺

專題片《旅遊 撐起湘西發展的一片藍天》

報送單位:中共湘西自治州委政策研究室

三等獎:

專題片《林韻湘西》

作者:任耕心、宋新巧、覃穎、顧衛華、肖曉華、鄒愛

民等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林業局

專題片《選擇》

作者:粟豔、王子龍、王健、施虹羽、向鑫、石志輝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廣播電視臺

(七)書法類

一等獎:

書法《孝經選抄》

報送單位:花垣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二等獎:

書法《情采》

報送單位:古丈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三等獎:

書法《詩詞三首》

報送單位:古丈縣書法協會

(八)美術類

二等獎:

國畫《蘆笙系列——新歌一曲》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三等獎:

陶藝《湘西囍事》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國畫《春日載陽》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九)攝影類

二等獎:

組照《樁基工》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文化旅遊廣電局

三等獎:

《新城崛起》

報送單位:中共龍山縣委宣傳部

(十)圖書類

一等獎:

《血刃》

報送單位:中共龍山縣委宣傳部

《湘西土司稽古錄》

報送單位:中共湘西自治州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二等獎:

《走進浦市》

報送單位:中共瀘溪縣委宣傳部

《遍地繁花》

報送單位:中共花垣縣委宣傳部

三等獎:

《古畫之美》

報送單位:中共湘西自治州委黨史研究室

《土家語歌謠》

報送單位:中共龍山縣委宣傳部

《中國苗族文物集萃》

報送單位:湘西自治州博物館

二、2019年度湘西自治州宣傳文化獎“沈從文文學獎”獲獎作品

一等獎:

長篇小說《畢茲卡族譜》

二等獎:

詩歌集《唯有悲傷無人認領》

散文集《獨坐菩薩巖》

中篇小說《朝著斯德哥爾摩飛奔》

散文集《巖上光陰》

散文集《山水湘西》

三等獎:

紀實文學《山裡更大的山是萬山》

中短篇小說集《留住我們的根》

長篇科幻小說《宇宙城》

散文集《古畫之美》

長篇小說《土地上的陽光》

散文集《你的人生終將閃耀》

散文集《我的神秘湘西》

長篇小說《沅水魂》

三、2019年度湘西自治州宣傳文化獎“社會科學獎”獲獎作品

《土司文化研究》

作者:遊俊、瞿州蓮、成臻銘、羅維慶、龍先瓊、楊庭碩、張登巧、胡炳章、田清旺、田紅

《中國古代體育項目志(少數民族部分)》

作者:白晉湘、萬義、李玉文、宋彩珍、徐泉森、龍佩林、郭振華、吳湘軍、張天成、胡建文

《民族國家的建構》

《找準精準扶貧的三大發力點》

《創新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引導》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區域綠色發展》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教師角色要進行三重轉向》

《土家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倫理意蘊》

《“文字不如繪畫”:直感經驗與視覺成規——論中的語—圖關係》

《“中心”與“邊緣”:清代湘西苗疆民、苗村落分佈與秩序型構——基於鳳、乾、永三廳的分析》

《傅、閻之爭與乾州“均屯”》

《論土司學的廣博性》

《精準扶貧績效第三方評估模型與應用》

《武陵山片區城鎮化減貧效應的空間異質性——基於SDE與GWR的視角》

《武陵山片區旅遊減貧效應的異質性分析》

《試析民族地區脫貧攻堅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邏輯契合——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例》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落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治理研究》

《生態扶貧研究》

《“土司學”的提出與推進》

《以“牆”為“界”:清代湘西苗疆“邊牆體系”與“民”、“苗”區隔》

《明清時期湘西天王廟地理分佈及其擴展原因探討》

《土王祭祀、家族建構與國家認同——以湘西田家洞村舍巴節為中心的考察》

《元廷所授永順彭氏土司土職考》

《期待“土司學”的實至名歸——論構建“土司學”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經濟欠發達地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制度籌資主體負擔能力分析——以湖南武陵山片區為例》

《貧困地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研究——基於武陵山片區的案例分析》

《武陵山片區多維貧困度量及其空間表徵》

《能力貧困視角下創業行為對草根創業者的多維影響——基於武陵山片區農村創業企業的多案例研究》

《精準扶貧視域下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動力因素實證研究——以武陵山片區為例》

《湘西鄉話與湘西苗語》

《湘西鄉話遇攝字的歷史層次》

《白帝天王:傳說與信仰》

《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少數民族政治發展的機制研究》

《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政治發展探析》

《族源視閾下的土家族擺手歌舞變遷研究》

《火爐坪苗族村寨宗教祭壇空間分佈論析》

《元代武陵山區土官行政建制研究》

《武陵山貧困片區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協同發展策略》

《原生態文化視野下少數民族口述史料的保護研究——以土家族為例》

《探尋傳統體育文化之根 傳承現代體育文明之魂——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研究述評》

《中國精準扶貧治理體系研究》

《武陵山片區茶葉流通效率測評與演進趨勢》

《經濟社會轉型時期民族地區高校科學發展的理性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