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江的創業悲情路

吳長江,前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總裁。2009廣東十大經濟風雲人物。1998年創辦惠州雷士照明有限公司。吳長江獲得“中國首屆照明行業十大傑出人物”、“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等殊榮。

吳長江的創業悲情路

吳長江

初出茅廬

1965年,吳長江出生於重慶銅梁農村。1985年,由於高考發揮失常,這位四川省優秀學生幹部,與心儀的清華大學失之交臂,被西北工業大學錄取,學的是飛機制造。畢業後吳長江被分配到陝西漢中航空公司,有了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1992年,就在即將被提拔為副處長的前夕,他選擇了辭職,懷揣“老闆夢”,隻身來到深圳。開始時,他在一家臺資企業做保安。但他知道,這絕不是自己南下的追求。四五個月後,他來到番禺,進入一家港資燈飾企業打工。幾經磨鍊,他總結出“老闆定律”:首先要能吃苦;其次是膽子大,有風險意識;第三是具有商業意識。他發現自己以上條件都具備,另外,自己讀的書比許多老闆多得多。

10個月後的一天,吳長江的存摺上有了1.5萬元。他徑直來到老闆面前,告訴他自己要辭職辦廠。就這樣,總股本10萬元,股東6人的惠州明輝電器公司成立了,由吳長江全面負責。

公司的第一張訂單讓吳長江記憶猶新。一個香港客商要2萬隻變壓器,要求兩週內交貨。熟悉這一行的都清楚,單是開一個模具就要1個月,但吳長江毫不猶豫地接了單。一週時間畫圖、開模,10多人連續幹了幾個通宵,最終交了訂單。這筆生意賺了20多萬元。這一年,6個股東每人分了3.8萬元。

吳長江的創業悲情路

正式創業路

1998年底,吳長江聯合兩個高中同學湊齊100萬元,成立了惠州雷士照明有限公司。當時,飛利浦、歐司朗、松下等跨國照明行業巨頭已進入中國,在珠三角一帶的照明企業已超過3000家,“雷士”在“內憂外患”中堅定地揚帆起航。

“渠道、誠信、品牌”是“雷士”亟待攻克的三大難題。可吳長江首先解決的卻是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先定目標,再建工廠,營銷未動,戰略先行”——這是“雷士”創立之初談及最多的16個字,也是“雷士”一貫的作法。

2000年,一批已經賣出的價值200多萬元的產品發現了質量問題。是召回產品還是夾著皮包走人?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吳長江選擇了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決策:召回全部問題產品。有職工提出把雷士商標抹去後再銷售,被他斷然否決。“雷士”以淨損失200多萬元的代價,創立了在照明行業率先實行的產品召回制度,從而贏得了市場信譽。當年年底,“雷士”的銷售額達到了7000萬元。

銷售額在不斷地增長,吳長江又決定在行業內第一個推行專賣店模式。“雷士剛起步,產品連半壁牆壁都擺不滿,開什麼專賣店?”很多人不理解。但吳長江堅持了自己的想法。2000年7月,第一家專賣店在瀋陽開張。一年之後,這樣的店已經有了十幾家,經銷商反映掛了牌子的店要比不掛牌子的店銷售好得多。漸漸的,有經銷商主動找上門要求加盟。

吳長江的創業悲情路

股東風雲

2005年,在市場上迅猛崛起的“雷士”,企業內部卻經歷了一場大多數民營企業所共同經歷的“地震”。

三個股東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其他兩個股東認為,前幾年一直在投入,現在賺錢了應該分紅;而吳長江認為,企業做得還不夠大,賺來的錢應再投入。

雙方互不讓步,股東之間最後攤牌。由於對方佔有55%的股份,吳長江只有45%的股份,雖然對方並不參與管理,但為了平衡關係,吳長江讓出了董事長的位置。他被要求領走8000萬元後徹底退出“雷士”。

然而,就在吳長江簽訂協議退出後的第3天,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吳長江剛離開惠州,就接到了一位供應商的電話,要他趕緊回公司。

一回到惠州,他就被直接帶到了公司大會議廳。廳內,全國各地200多個供應商和經銷商,還有公司的中高層幹部,黑壓壓地擠滿了屋子,另兩個股東被圍在中間。現場還掛起了“雷士戰略研討會”的橫幅。

最後大家決定舉手表決吳長江的去留,結果是全票通過他留下。另兩個股東表示退出。由供應商、經銷商“反水”,決定一個企業高層的人事變動,這開創了企業發展史的先河,驚歎業界。

“事到萬難需放膽,境當逆處仍從容。”吳長江始終秉承著重慶人的性格。“公司地震”後,“雷士”反倒迎來了更輝煌的業績。2006年,“雷士”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不但在惠州建立了工業園區,還在重慶萬州、山東臨沂分別斥資數億元,打造西南、華北地區最大的照明基地。

吳長江的創業悲情路

與資本結緣

“雷士”的異軍突起,讓高盛、軟銀等跨國投資公司聞訊而來,憑藉國際投資背景,“雷士”一躍成為國內最具國際化潛質的中國照明企業。翻出當初雷士照明赴港上市的《招股說明書》,上面明確指出其上市保薦人包括高盛,而高盛旗下公司也是雷士照明的股東。截至雷士照明上市時,作為私募股權投資者的軟銀賽富、高盛分別擁有30.73%和9.39%的股份,而軟銀賽富當時的股份已經超過了吳長江持有的29.33%股份,是第一大股東。

吳長江的創業悲情路

波瀾再起

2008年,雷士再次融資,高盛與軟銀賽富聯合向雷士照明投入4656萬美元,其中高盛出資3656萬美元、軟銀賽富出資1000萬美元,第一大股東變成了軟銀,吳跌為第二,高盛第三。

有一次吳長江任命了一個副總裁,並沒有經過董事會同意。這是他的做事風格,用人大膽。此副總在生活作風上頗讓閻焱看不慣,但是吳長江不管,“只要有才,又忠誠,就重用。那些不好的方面我可以去限制他。兄弟之間講的就是信用。”

吳長江的強制任命惹怒了閻焱,在一次董事會上,當著全體董事和副總裁的面,閻焱開始訓斥吳長江,“不遵守契約規定”。

吳與閻焱的矛盾被稱為“文明人與野蠻人的較量”,這場較量中,吳長江再次獲勝,但他獲勝的方式是讓一位在日後將比他更野蠻的人入了局。

2012年12月,德豪潤達共斥資16.5億港元,以場內和場外交易的方式,完成雷士照明逾20%股權的收購。其中,11.81%的股權受讓於吳長江。此間,吳長江亦通過認購股權,成為德豪潤達的主要股東之一。不久後,德豪潤達便公開表示,將支持吳長江重返雷士照明董事會和管理層。

在王冬雷支持下,2013年1月,吳長江重新被任命為CEO;2013年4月,閻焱辭任雷士照明所有職務,由王冬雷接任董事長。6月,吳長江被雷士照明股東推舉為執行董事。

吳的跌落應該是從與王冬雷的某次私下聊天開始的。

那次閒聊中,吳把自己私下籤署的雷士照明品牌租用20年的事告訴了王冬雷,並且親口承認,自己欠債4個億,每個月要交一千萬的利息,每天都有人追著要。

吳長江毫無防備,而對面的王冬雷暗中錄了音。

罷免會議、武鬥、各開各的記者發佈會、暴力搶奪公章等一系列戲碼上演後,王冬雷使出殺手鐧,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將在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提起訴訟。

再一次宣佈吳長江三宗罪的發佈會上,吳的罪名有:挪用資金罪或職務侵佔罪;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其中又有新證據控訴吳長江:違規為兩家公司進行抵押擔保,使雷士照明面臨1.73億鉅額損失。

2015年1月5日下午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因涉嫌挪用資金罪正式被廣東省惠州市公安局移送至惠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請批准逮捕。2016年12月21日,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罪判處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吳長江有期徒刑14年。

吳長江的創業悲情路

至此,已63歲的吳長江就此悲情謝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