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經濟總量,遠高於浙江,但為何大家都認為浙江人比江蘇人富?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馬靖紅

去年江蘇省的經濟總量就有了大幅度提升,生產總值為99631.5億元。相比之下,浙江的生產總值只有62352億元,差距不可謂不大。2018年也同樣如此,江蘇在各省中排名第二,浙江則位居第四。

江蘇經濟總量,遠高於浙江,但為何大家都認為浙江人比江蘇人富?

單從GDP這個角度來看,浙江是抵不過江蘇的。但是全國大部分人都認為浙江人比江蘇人有錢。這是為什麼呢?江蘇比不過浙江,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浙商”這個團體,他們把生意做到了全國,且靠著自己的智慧,至今未衰亡。

追根溯源

明清時期中國有十大商幫,其中有我們熟悉的徽商、晉商等等,而浙商的名氣也是響噹噹的,是當時十大商幫之一。那這浙商是如何興起的呢?

中國古代的商品經濟很早就有了,不過在唐以前,中國的經濟中心還在北方地區。隨著安史之亂、靖康之難等的發生,大部分北方人口南遷,加上南方統治者的勵精圖治,南方經濟逐漸發展,超越了北方,成了新的經濟重心。

而浙江呢,也逐漸發展起來。農業技術提高,人口逐漸增多,商品經濟也慢慢繁榮。至於為什麼浙江出商人,這問題就在於浙江這個地方吧,山多,丘陵也多。

江蘇經濟總量,遠高於浙江,但為何大家都認為浙江人比江蘇人富?

富春山水·畫桐廬 來源:國際在線

你說山多好啊,風景秀美,來旅遊的人不是一抓一大把嘛,有什麼?那可不一樣。古時候哪有那麼多人旅遊啊,那出門遊玩的都是大家子弟,不僅得有錢有權,還得有那個時間啊。更何況,古時候交通也不發達啊,在路上的時間比玩的時間還長,來回趕路又奔波勞累。所以啊,古時候可不興咱們這一套。

這山多一點可是真的沒啥大用的,不僅沒用,還是個大麻煩。山多,可以耕作的土地就少,農業發展就難。但是浙江這地人口又已經增多了,人多地少,自古就是個難解的題。

江蘇經濟總量,遠高於浙江,但為何大家都認為浙江人比江蘇人富?

為了生存,聰明的浙江人就把目光從農業轉向商業。他們不僅在本地區做生意,還和其他地區搞商品流通,做區域經濟。就這樣,浙商的名頭就慢慢打響了。

在“腥風血雨”中拼殺

近代以前,浙商崛起了諸多頗具影響力的商幫,比如著名的寧波商幫和龍游商幫等。前者經營範圍囊括銀樓、製衣、藥鋪等等,後者另闢蹊徑,發展造紙等手工業。近代以後,中國被迫納入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當中,國內經濟發展進入到了一個艱難求生的階段。

外國商品和資本的大量湧入,開始打破自然經濟,同時也掐斷了剛剛萌芽的中國資本主義經濟。面對國外先進的技術、價廉物美的商品還有強大的資本,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緩慢。又有國內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資本主義簡直是雪上加霜。

但是面對這樣的困境,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並沒有放棄,而是積極地引進技術,學習西方,同時還儘自己所能幫助國家和政府,浙商就是其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江蘇經濟總量,遠高於浙江,但為何大家都認為浙江人比江蘇人富?

浙商憑藉沿海沿江的地理優勢,借鑑西方先進的技術、機器、管理經驗等,成功地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從封建商品經濟買賣轉向成為近代民族企業。而同樣是商幫的晉商就沒有這麼幸運,隨著清王朝的覆滅,“紅頂商人”之稱的晉商逐漸衰落下去。

浙商有長遠全面的眼光,有敢於破舊立新的勇氣,有不輕易言敗的精神,是他們能在近代成功轉型並且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原因。

勇立潮頭

近代浙商的範圍雖然不能喝龐大的外國資本以及官僚資本相提並論,但是也不容小覷。在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的今天,浙商也憑藉自身的奮鬥創下一片天地。

他們艱苦奮鬥,不耽於享樂,並且繼承了前人創新改革的精神,敢於勇立潮頭。比如生於浙江鄉鎮的魯冠球先生。他從做汽車零件起家,不怕困難,善於判斷形勢,最先引進股份制,把一個小小的作坊變成了一家國際化的企業。不僅是他,一批又一批浙商都是這樣過來的。

如今的浙商大部分在它省或者海外發展,也支持著省內和國內的經濟建設,可以說浙商遍佈全國乃至全世界。他們的成功是一代又一代人不為艱苦、敢於創新、勇於改變的結果。正是有這樣一群人在,才會有“浙江人比江蘇人富裕”這種說法。(期待您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袁史”)

參考資料:2017-2018年中國31省市GDP數據對比情況——中商產業研究院

百科詞條“江蘇”、“浙江”、“商幫”、“魯冠球”、“浙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