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和主科同分是弱勢群體孩子的不可承受之重!

#中考體育將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

近日,教育部透露體育中考將在近年內逐步語數外同分,而且最遲在2022年美術音樂等也要進入到中考。此消息一出,社會普遍表現出歡迎態度,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卻對此非常憂慮,城市弱勢群體的孩子和農村的孩子將在這個政策下更加邊緣化,這是他們不可承受之重!

一、這是一個不公平的政策,農村的孩子和弱勢群體的孩子將在競爭中處於更加不利的位置。

中考的重要性勿需多言,在某種意義上,它比高考更能決定一個孩子人生髮展的方向。因此保障公平性就顯得格外的重要。說這個政策有失公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一是忽視了體育和美育的社會性。社會性是體育美育和語數外學科一個很顯著的區別,農村的體育美育活動非常少,從事鍛鍊的人也少,除了個別地區以外,整體上缺乏體育美育環境,更不用說缺乏相應的設施。例如城市裡的小區,大多數都配備有相應的體育鍛煉設備和鍛鍊場所,也有大量從事鍛鍊和娛樂的人群,這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影響,孩子很容易在這種社會影響中就融入到相應的體育美育活動中去。而農村居住分散,青壯年人群大量外出務工,鮮有人群,以老弱病殘為主,基本上沒有相應的社會環境,這就讓我們農村的孩子處於一個極其不利的位置。

二是忽視了家庭經濟環境對體育美育的影響。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很多家庭的孩子從三歲左右就開始了各方面的培訓,在城市中沒有經過體育美育培訓的孩子是少數,農村的孩子,特別是鄉村的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培訓非常少,甚至為零。第二,俗話說窮文富武,家庭經濟環境對於孩子從事文體活動有明顯的制約作用。特別是那些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家庭,在維持溫飽尚有艱難的情況下,很難想象他們會用大量的資金用於孩子的文體活動。

三是對城鄉教師結構缺乏深刻的認識。經過本世紀20年的努力,城市學校基本上解決了音體美教師的短缺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在農村學校依然廣泛的存在。如果我們說語數外老師城鄉是有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並沒有到一個不可彌補的地步,然而音體美老師城鄉差距之大,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來形容絕不過分!很多學校連一套完整的音體美老師都湊不出來,在這種教師背景的情況下,把我們農村的孩子和城裡的孩子用一個標準去中考,實在是難為人啊!

當我們城裡的家長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在孩子尚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文藝體育培訓,並且對教育部的舉措歡欣鼓舞的時候,更多農村的和社會底層的人群心中該是多麼的悲涼!

二、目前的考試評價制度不完善不全面,加大體育中考比重會放大目前考試製度存在的問題,形成不良的社會導向。

我們以雲南省體育中考項目為例,看看這種評價制度是怎麼不完善不全面的。

體育和主科同分是弱勢群體孩子的不可承受之重!

體育項目為數眾多,但是雲南省體育中考技能類只能三項,這可是20分哩。首先這違背了中辦國辦剛剛發佈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如下圖:

體育和主科同分是弱勢群體孩子的不可承受之重!

在雲南體育中考方案中,只有從事三大球的才可以在技能類獲取高分,只有五個項目的競賽才可以得到競賽加分,無疑將中辦,國辦的文件束之高閣,國家的意志將無法落到實處!

中考不可能將所有的體育項目都納入進來,只能是很少數的體育運動項目,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中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雲南中考的這個方案明顯存在著很多問題。一是忽視了體育運動的先天性,與語數外等學科相比較,體育天賦的先天性的比重無疑是巨大的。我們注重的是體育運動習慣培養,而不是具體運動的成績,將運動和身體素質成績作為衡量學生開展體育運動的標準,是否公平?二是忽視了體育運動的多樣性,這容易造成兩個危害,第一危害了體育運動的多樣性,除非你今年考足籃排,明年考網乒羽,否則就是不公平,就是對從事其他體育鍛煉項目的孩子的歧視。第二,容易造成體育設施和場地的擠兌,我們是發展中國家,人均體育設施和場地還非常有限,更適合開展小型多樣對場地要求不高的群眾性體育活動,中考限定為足籃排,極容易造成體育設施和場地的擠兌。

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下,將體育中考的成績提升為100分,是不是操之過急?我們將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