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反對將英語踢出主科的提議

#委員建議取消英語在中小學主科地位#類似建議,之前的兩會期間我似乎就曾聽聞。對此,我是不敢苟同的。


許進委員說:“為了學英語,學生和家長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英語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英語的重要性不但沒有降低,反而變得更為突出。國家堅持改革開放的政策,不斷擴大開放,拓展國家間的合作關係。中國的國際化程度,只會越來越高。而英語作為世界上最為通用的語言,無疑對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融合大有幫助。


許進委員還指出,他通過調研認為翻譯機和智能手機完全能實現不同語言的交流,比我們目前主流的英語教育水平強得多。然而,機器終究是不能替代人的。我們學習一門語言,不僅僅是為了打破語言的隔閡,方便交流。我們更是在瞭解一種文化,瞭解一種思維,瞭解一個民族……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僅僅是一方面而已。我們多掌握一門語言,就能多一種看世界的視角。

最近我也正好在讀《馬克思傳》,瞭解到馬克思在青少年時代就掌握了拉丁語、古希臘語和法語(別忘了他是德國人),而後去了英國又精通英語。同時他還能夠熟練地運用意大利語、西班牙語進行閱讀。馬克思是勤奮的天才,我們固然不能與之相比,可是我們也應該見賢思齊。


至於許進委員談到許多小學生為了上重點中學而考取各種英語證書以及建議將英語課時用來補充素質教育課程課時,我認為在這些問題當中,英語是無辜的。因為教育競爭激烈,體現在方方面面,英語只是一個方面。就算將英語踢出必修課,也只是讓家長、學生、老師將時間用在其他必修課上,而不會花在我們所希望的素質教育課程之上。委員的這番建議可謂是治標不治本。


針對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最為艱難也是最具爭議性的。因為一點點的變動,就會影響成千上萬人的未來。許委員的提議實際價值並不大,只是爭議性大。我們需要的是更有深度、切中要害的提議,而不是浮於表面的修修改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