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洪水災害

長江洪水

1998年汛期,長江上游先後出現8次洪峰並與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

1.洪水過程

6月12~27日,受暴雨影響,鄱陽湖水系暴發洪水,撫河、信江、昌江水位先後超過歷史最高水位;洞庭湖水系的資水、沅江和湘江也發生了洪水。兩湖洪水匯入長江,致使長江中下游幹流監利以下水位迅速上漲,從6月24日起相繼超過警戒水位。

6月28日至7月20日,主要雨區移至長江上游。7月2日宜昌出現第一次洪峰,流量為54500立方米每秒。監利、武穴、九江等水文站水位於7月4日超過歷史最高水位。7月18日宜昌出現第二次洪峰,流量為55900立方米每秒。在此期間,由於洞庭湖水系和鄱陽湖水系的來水不大,長江中下游幹流水位一度回落。

7月21~31日,長江中游地區再度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過程。7月21~23日,湖北省武漢市及其周邊地區連降特大暴雨;7月24日,洞庭湖水系的沅江和澧水發生大洪水,其中澧水石門水文站洪峰流量19900立方米每秒,為本世紀第二位大洪水。與此同時,鄱陽湖水系的信江、樂安河也發生大洪水;7月24日宜昌出現第三次洪峰,流量為51700立方米每秒。長江中下游水位迅速回漲,7月26日之後,石首、監利、蓮花塘、螺山、城陵機、湖口等水文站水位再次超過歷史最高水位。

8月份,長江中下游及兩湖地區水位居高不下,長江上游又接連出現5次洪峰,其中8月7~17日的10天內,連續出現3次洪峰,致使中游水位不斷升高。8月7日宜昌出現第四次洪峰,流量為63200立方米每秒。8月8日 4時沙市水位達到44.95米,超過1954年分洪水位0.28米。8月16日宜昌出現第六次洪峰,流量63300立方米每秒,為1998年的最大洪峰。這次洪峰在向中下游推進過程中,與清江、洞庭湖以及漢江的洪水遭遇,中游各水文站於8月中旬相繼達到最高水位。幹流沙市、監利、蓮花塘、螺山等水文站洪峰水位分別為45.22米、38.31米、35.80米和34.95米,分別超過歷史實測量高水位0.55米、1.25米、0.79米和0.77米;漢口水文站20日出現了1998年最高水位29.43米,為歷史實測記錄的第二位,比1954年水位僅低0.30米。隨後宜昌出現的第七次和第八次洪峰均小於第六次洪峰。

2.洪水量級

洪峰流量和洪水總量是衡量洪水量級大小的主要指標。長江中下游防洪特點是:城陵磯以上長江干流河段防洪主要以洪峰流量控制;城陵機以下河段由於有洞庭湖、鄱陽湖等通江湖泊的調節作用,防洪主要以洪量控制。

1998年長江上游洪水總量大,但洪峰流量小於1954年,宜昌洪峰流量相當於6~8年一遇(詳見表1)。長江中下游主要水文站洪峰流量與1954年、1931年比較(詳見表2),1998年螺山、漢口、大通等站洪峰流量均小於1954年,漢口洪峰流量大於1931年。

表1宜昌站洪水頻率表

(年) 重現期 1000 /500 / 100 / 50 / 20 / 10 / 5

(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 98800 / 94600 / 83700 / 79000 / 72300 / 66600 / 60300

表2 1998年、1954年、1931年洪峰流量對比表 單位:立方米每秒

水文站 1998年 1954年 1931年

宜 昌 63300 / 66800 / 64600

螺 山 67800 / 78800

漢 口 71100 /76100 / 59900

大 通 82300 / 92600

1998年宜昌的最大30天洪量和60天洪量與1954年、1931年比較(詳見表 3),30天洪量與1954年相當,比1931年多314億立方米;60天洪量比1954年多97億立方米,比1931年多652億立方米,從洪水總量看,洪水重現期約為100年。

表3洪水總量對比表

單位:億立方米

水文站 1998年 1954年 1931年

30天 60天 30天 60天 30天 60天

宜昌 實測 1379 /2545 / 1386 / 2448 / 1065 / 1893

漢口 實測 1754 / 3365 / 1730 / 3220

還原 1885 /3536 / 2182 / 3830 / 1922 /3302

大通 實測 2027 / 3951 / 2194 / 4210

還原 2193 / 4174 /2576 / 4900

1998年長江中下游洪水情況與1954年不同。1954年長江中下游堤防多處潰口和分洪,分蓄洪水總量高達 1023億立方米; 1998年主要是洲灘民垸潰決,僅分蓄洪水100餘億立方米。如果都將潰口和分洪的水量還原到河道中去,再進行對比,漢口1998年最大30天洪量比1954年少297億立方米,比1931年少37億立方米,洪水重現期約為30年;最大60天洪量比1954年少294億立方米,比1931年多234億立方米,洪水重現期約為50年。大通站最大30天洪量比1954年少383億立方米,最大60天洪量比1954年少726億立方米。如果不考慮潰口和分洪的水量還原,漢口實測最大30天和60天洪量分別比1954年多24億立方米和145億立方米;大通站分別比1954年少167億立方米和 259億立方米。

綜上所述,1998年長江荊江河段以上洪峰流量小於1931年和1954年,洪量大於1931年和1954年;城陵磯以下的洪量大於1931年,小於1954年。從總體上看,1998年長江洪水是本世紀第二位的全流域型大洪水,僅次於1954年。據1877年以來宜昌水文站實測資料統計,長江宜昌曾出現大於6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27次。據歷史調查資料,1860年、1870年,宜昌洪峰流量分別達到9.25萬立方米每秒、10.5萬立方米每秒,遠大於1998年和1954年。

3.水位高的原因

1998年長江洪水量級小於1954年,但中下游水位卻普遍高於1954年,有360公里河段的最高洪水位超過歷史最高記錄。水位高的主要原因是:

——潰口和分洪水量比1954年少。1954年長江中下游潰口和分洪總水量高達1023億立方米,1998年只有一些洲灘民垸分洪、潰口,分蓄水量只有100多億立方米。如果1954年分洪和潰口的水量與1998年相當,則當年城陵礬附近水位將比1998年實際水位還要高1米左右。

——湖泊調蓄能力降低。歷史上我國江河兩岸地勢低窪地區分佈著眾多的湖泊,是調蓄洪水的天然場所。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人與水爭地的現象日趨嚴重,大量的湖泊被圍墾,調蓄容積急劇減少,加重了洪澇災害。1949年長江中下游通江湖泊總面積17198平方公里,目前只剩下洞庭湖和鄱陽湖仍與長江相通,總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近40多年來,洞庭湖因淤積圍墾減少面積1600平方公里,減少容量100多億立方米,鄱陽湖減少面積1400平方公里,減少容量80多億立方米。如果用1954年的天然調蓄容積對1998年實際洪水量進行演算,洞庭湖、鄱陽湖及長江中游1998年的洪水位可降低1米左右。

——長江與洞庭湖的水流關係發生變化。60年代末70年代初,長江的下荊江河段裁彎取直後,荊江河段的洩洪能力加大,上游來水分流入洞庭湖的流量減少,而其下游河道過流能力沒有相應增加,從而造成城陵磯附近水位壅高。

長江上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重了中下游地區防洪的壓力。據宜昌水文站近50年資料統計,年平均輸沙量約5.2億噸,年際變化不大,沒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漢口河段年平均輸沙量為4.3億噸,宜昌與漢口間的年輸沙量差值約1億噸左右,主要淤積在洞庭湖區。近40多年來,洞庭湖淤積量約40億噸,淤積減小了湖泊容積,抬高了洪水位。長江中下游幹流河床相對變化不大,基本穩定。其中城陵礬至武漢之間部分河段較下荊江河段裁彎取直前有所淤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