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亮代言了楊國福麻辣燙……

8月9日晚上,楊國福麻辣燙的官微發了一條微博,瞬間點燃了網友們吃瓜的熱情。

如果張亮代言了楊國福麻辣燙……

楊國福麻辣燙此前的微博轉評贊基本都在個位數,截至今天中午,這條微博的轉評贊已經上升到6萬+,妥妥的熱門。

張亮代言楊國福?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帶大家先吃個瓜。

起因是最近《中餐廳》第四季開播,因為芒果臺的一貫的剪輯問題,趙麗穎在節目中的表現招來了一波黑,張亮作為本季的大廚之一,忍不住出面替趙麗穎做了一番解釋,併力挺之。這件事在週末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張亮這條微博的評論區中出現了一個腦洞大開的神評論。一下子被網友頂上了熱評。

如果張亮代言了楊國福麻辣燙……

這位網友誤認為「張亮麻辣燙」是這位張亮的產業,引來了眾人熱嘲,張亮本人也是幽默回應,「去吃楊國福啊……」。

眾所周知,麻辣燙屆有兩大霸主,張亮麻辣燙和楊國福麻辣燙。雖說張亮和張亮麻辣燙沒什麼關係,但張亮力挺楊國福,一下子成為了網絡焦點。

楊國福麻辣燙聞訊而來,馬上向張亮發出了代言邀請。反應之快,遠遠超出一個麻辣燙品牌該有的樣子。網友連廣告語都想好了。

如果張亮代言了楊國福麻辣燙……

說說我對這件事的感受。


第一,網感是一種積累,關鍵時刻四兩撥千斤

幾乎所有企業新媒體運營的崗位招聘中,都可以看見「網感」這個詞,但也沒人能說得清網感到底是什麼。但我們在杜蕾斯身上看到「網感」,我們在老鄉雞身上也看到「網感」。

如果張亮代言了楊國福麻辣燙……

所謂「網感」,決定了一個品牌關鍵時刻被動營銷的能力。網感更像是一種公關意識,看起來平時沖沖浪無所事事,但貴在積累,這種在social層面的積累,往往在關鍵時刻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第二,「反應」有時候比「創意」更重要

這一點我相信在今年這種環境不好的時候所有品牌會更有感觸。媒介渠道的極端碎片化,導致品牌主動去做一個campaign的成功率變得越來越低,甚至投入產出比會低到難以想象的地步。加上大眾對於各種形式的廣告、營銷已經極具排斥和警惕,絕大部分形式的營銷,已經難以打動群眾。

相比於主動營銷更依賴於創意,被動營銷相對更多取決於反應的形式,創意變成第二重要的因素。比如年初釘釘被小學生集中打一星,釘釘製作神曲在B站做回應,迅速扭轉輿論,反而成了標誌性案例。

網感決定你能敏銳的發現以小博大的機會,

反應能力絕對必須產出真正能夠引起自傳播的內容。免費上頭條的機會隨時都會出現,有時候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第三,你不必比所有人優秀,先比你的對手優秀

我們看楊國福和張亮麻辣燙的微博,兩個品牌的微博粉絲都是6萬多,放在整個微博裡,6萬粉絲的藍V絕對算不上多優秀,但很現實的就是,實際上,你真的沒必要比所有人都優秀,但首先做到比你的對手優秀。

就這件事來說,張亮相關話題上熱搜,加上這位腦洞網友的評論,這都是隨機事件,但楊國福的微博運營能迅速跟進已經不容易,加上向張亮本人發出代言邀約,說明這件事已經經過集團內部的初步討論,形成初步決策。而反觀張亮麻辣燙這邊,暫時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張亮真的代言了楊國福麻辣燙,張亮麻辣燙該怎麼辦呢?


來源:數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