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也許是法拉利許久沒有推出造型設計如此簡潔明快的跑車了,以至於當我第一眼看到Roma時,有這樣一種錯覺,這真是一臺法拉利?

以意大利首都命名的法拉利Roma,沒有誇張的空氣動力學套件,也沒有象徵著力量感的硬線條,這在近年來的法拉利家族陣營中並不常見。很明顯,這是法拉利有意而為,簡約設計靈感源自向上世紀50、60年代傳奇跑車250 GT。而Roma的命名則是在向那個時代羅馬這座城市無拘無束且充滿文藝情調的生活致敬。這正是我所欣賞的部分,當所有跑車製造商都在放飛自我去表達的時候,法拉利卻反其道的玩起了返璞歸真,這挺特別。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Roma的定價,238萬元讓它成為了國內能買到最便宜的法拉利。但便宜不等於它配置低,動力弱,作為一臺法拉利,它自然是能夠陪你去賽道狂歡,只不過Roma多了些情調,少了些戰鬥氣息。此外,要知道的是法拉利內部並不存在入門級這個概念,所有的法拉利都有靈魂,至於Roma,它的靈魂叫做——復古新潮,一個矛盾體般的存在,從其造型設計便能感受到這一點。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Roma車側極度簡約,很像上世紀50、60年代的法拉利跑車】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1963 法拉利250 GT Berlinetta】

在設計上,法拉利Roma的線條異常流暢,也只有引擎蓋和前格柵的連接處是以硬線條處理,此外基本都是流暢曲線,給人一種追憶20世紀中期躍馬的感覺。前格柵設計靈感同樣來自法拉利250 GT,但纖細的頭燈則讓它畫風突變,配合鯊魚鼻前臉造型,多了幾分霸氣與衝擊力。而從Roma前擋風玻璃上的攝像頭和前包圍下方的傳感器來看,它還具備L2級自動駕駛,可謂是復古造型的新時代法拉利GT。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低矮的前格柵配上突出的碳纖維前唇,讓Roma多了幾分霸氣】

Roma長車頭,短前懸的設計完全符合GT跑車的定位,搭配Coupe溜背處理,把優美髮揮到了極致。車身尺寸方面,Roma的長寬高分別為4656/1974/1301mm,軸距為2670mm。從數據來看非常平易近人,駕駛起來少了些來自空間方面的壓迫感。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Roma輪胎規格為前245/35 R20,後285/35 R20】

相比車頭那種向經典致敬的設計,Roma車尾部分可以用顛覆來形容了,和現階段所有在售法拉利都不同,它的尾燈並不是採用閉合的圓形處理,而是由四個粗壯的LED短光源組成。從這個細節上我們不難推測,Roma的尾燈極有可能代表著法拉利對未來車輛尾燈設計的一種新嘗試。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擾流板和後風擋玻璃融為一體,當時速超過100km/h,擾流板會自動開啟】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隱藏式尾翼可在時速250km/h時產生95kg的下壓力以幫助提升高速穩定性】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碳纖維後擴散器預留了排氣管的位置,整體感更強】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相比起外觀設計的復古,我覺得Roma內飾的處理就顯得非常有前瞻性。雙座艙式打破了法拉利跑車那種以駕駛者為中心的設計,也是區別法拉利家族其他車型的一個顯著特徵。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雙座艙式設計打破了以駕駛者為中心的慣例】

16英寸曲面全液晶儀表盤並非第一次出現在法拉利車型上,此前的SF90也同樣配備,這塊屏幕的加入起到了很好的視覺效果,讓車廂內多了科技感。與之匹配的是一個與SF90類似的方向盤,尺寸適中,握感出色,最大的特點在於多了很多觸控按鍵,結合全液晶儀表有著不錯的操作感受。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類似SF90樣式的方向盤,設有觸控感應按鍵】

8.4英寸豎置全液晶顯示屏幕是首次加入,也讓Roma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法拉利車型,即便用苛刻的眼光去評價它,也會覺得這個屏幕恰到好處,豎置可以更省空間,讓本不寬裕的Roma車內顯得不那麼擁擠;此外,屏幕層級菜單清晰、色彩及分辨率也很出色,是美感與實用主義的結合體。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另一塊屏幕位於副駕駛正前方,8.8英寸屏幕可以讓副駕駛乘客更多參與感,屏幕支持觸控,不過反應速度偏慢,色彩顯示倒是很好,給副駕駛乘客很強的代入感。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另一個有意思的細節在於變速箱擋杆樣式,格柵狀的靈感源於上世紀80、90年代的法拉利跑車手動擋變速箱底座。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法拉利對於這款車的定位是2+ GT跑車,而不是像GTC4 Lusso那樣的2+2 GT,所以後排的兩個座椅,並不適合坐人,但放置小件物品還是可以的。另外,就是這臺車尾廂真的很能裝,可以說是同級最大的裝載能力。像阿斯頓·馬丁Vantage、911、AMG GT都有人上車了,行李上不來的煩惱。而Roma不僅尾廂夠大,還可以選裝電動放倒後排座椅,可謂GT跑車在美感到位的前提下裝載能力不打折扣,不負GT之名。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開篇我就介紹過,這是一臺起售價僅為238萬的法拉利,讓它一舉拿下Portofino,成為了最便宜的法拉利。這也讓這兩臺車有了一個battle的機會,性能上的對比是少不了的。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先放一組數字。Roma採用的3.9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可輸出620馬力,峰值扭矩高達760牛·米。動力上要比Portofino大了20馬力。Roma的變速箱也是最新的8速雙離合變速箱,齒比更密,重量上下降了6公斤。使得這臺車可以在3.4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9.3秒內可以完成0-200km/h加速。這組數字相當驚人,它比大家印象中的快車都要快,快過AMG GT R PRO,也快過了除了Turbo以外的全部保時捷911。所以,在性能上,法拉利沒有入門這麼一說。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8擋雙離合變速箱齒比更密,對車輛加速性能有著直接影響】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此前我一直覺得法拉利對於曾經的售價最低的跑車Portofino有偏見,駕駛模式也只是提供3種,其它的跑車基本都是可通過Manettino旋鈕提供5種不同駕駛模式。這回法拉利對於Roma的態度就相當友好,5種駕駛模式一併配齊,Bumpy road也可在Sport以及更激進的Race模式下激活。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不同駕駛模式的側重不同,提供車輛多變的性格】

各個模式之間的差異很大。Wet溼地模式不必多言,動力被儘可能多的限制,避免輪胎因馬力過大而打滑;Comfort舒適模式則很好的體現了匹配8擋變速箱之後的優勢,高速行駛升擋積極,在80km/h左右便可升至8擋,轉速經常性的停留在1000rpm,對於燃油經濟性有所幫助。但你不要想著這臺車很安靜,可以這麼說,即便是在Comfort模式下,Roma的排氣聲音也是很大的,相比我們此前試駕過的阿斯頓·馬丁Vantage和AMG GT C來說都要大。這是由於Roma是法拉利首款去掉排氣尾部消音器的車。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不過這樣做的目的也是有著積極的一面。得益於全新的排氣閥的應用,令傳統消音器得以取消,從而降低了排氣背壓,一方面改善了引擎高轉下的排氣音質,另一方面也成功做到減重。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這一特點在Sport模式下尤為明顯。相較Comfort模式,Sport模式下車輛的轉速被刻意保持得更高,油門響應也更為迅捷,更易達到引擎的高轉速區間,配合著全新的排氣設計,悅耳的聲線很容易被車廂內的成員感知到。而Race模式不能簡單的理解為Sport模式的升級版,因為除了轉速保持更高,響應更快以外,它還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在該模式下,車輛的SSC(車輛側滑角度控制系統)和FDE(法拉利動態強化系統)雙雙被激活。這兩個模式可以簡單粗暴來理解,就是當我們刻意去用Rome做漂移動作的時候,車輛會通過制動各個車輪來實現幫駕駛者順利完成動作。甚至這個過程變得更加理想,車輛始終在幫駕駛者做優化。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跑得快,也要站得住。法拉利Roma標配碳陶瓷複合通風制動盤,有著不錯的剎車腳感。另外,Roma的制動踏板行程也要比Portofino更短,根據法拉利官方給出的結論,Roma的制動行程和效率都是介於Portofino和488 GTB之間的,通俗點說就是Roma在制動這一環節,更像是法拉利的運動跑車,而不是一輛GT跑車。

編輯點評:

法拉利Roma試駕:可運動可舒適,科技加持豪華不減

法拉利Roma是一款有著很多新鮮理念的GT,復古的造型結合現代化技術,賦予這臺車很有話題性的一面。而作為一部法拉利,它的性能表現也毋庸置疑,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到GT車型本身,它可以運動,可以舒適,在科技的加持下,它也滿足了豪華的訴求。另外,2+座椅讓它有別於GT4 Lusso這樣的傳統大型GT,相對較低的價格也讓更多人有理由去選擇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