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过错的态度

人生难免有错,是什么让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有了错误需要改正,哪些方面是改正错误需要注意的?

《论语》| 对待过错的态度

子曰:“己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孔子说:“算了吧,我未曾见到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就在内心进行自我批评的人。”

孔子又一次提到自己没有见过的人。孔子多次提到自己没有见到怎样的人,譬如,孔子曾经说过,我没有见过喜欢完美人格,以及厌恶不完美人格的人,没有见过“刚者”,也没有见过“喜欢完美人格,像喜欢美色”一样的人,也没有见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人。在这一章,孔子说他没有见到“见到自己过错,就立刻在内心里面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人。

孔子为什么要多次提到自己没有见过怎样的人?并不是孔子见识短,真的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而是孔子在特意强调他对于某些作为,某些人格特质的高度要求。他很希望看到这样的他所提到的品质能够被人拥有,所以在描述他迫切心情的时候,语言并不见得完全符合逻辑的要求。

譬如,孔子说他没有见过见到自己过失就立刻自己反省的人,同时,他也表扬颜渊,赞赏他不贰过,也看到孟子赞赏子路闻过则喜。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就会觉得前后矛盾,不合逻辑。意识到这一点,下次再看到类似的语言时,我们就能够自觉地把重点放在孔子所强调的品格要求上,而不会因为逻辑的纠缠忽略文字真正的价值。

孟子赞赏子路闻过则喜。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们都肯定这样的做法是君子的作为,因为一般人通常是闻过则怒,闻过则“辩”(辩护),不会自我反省,以至错过改过的时机,无法进步。

在这一章节,孔子重点是在“过”,这个词上。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错不改,那才是真正的过错。每个人都会有过错,孔子也说过,如果他能够在五十岁之后能够好好研究《易经》,将来能够减少很多大的过错,但是小的过错还是难免。

人性可以向善,但是没有本善一说。过错来自于性格,大大小小的过错会在人的一生当中持续。也就是说,性格是不完善的,儒家没有性本善的想法。如果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到处都能看到反对他说法的例子。我想孔子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而认为人性向善,而不是下一个狭隘的定论——人性本善,因为人永远需要改过,永远需要修正“不善”的性格。

过错来源于性格,知道一个人的过错,就能知道这个人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子曰:“人之过也,名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过错是如此普遍的现象,也是认识自己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也的确应该消解恐惧犯错的情绪,了解错误,了解自己,改正错误,塑造自己的性格。

孔子评价颜渊好学,用了”不贰过“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很有分量的。过错来源于性格,改过代表改变自己的性格,“不贰过”就代表颜回能够经常改变自己的性格,这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人是很软弱的,往往是性格的奴隶。

过错有时候是别人指出的,如果被误解了,有两种应对办法。真理愈辩愈明,被误会了及时向人澄清,这是一种方法。

另一种办法是孔子提出的办法——事实胜于雄辩,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先自我反省,弄清楚别人为什么这样误会自己,有没有可能是自己某一方面的行为让对方产生了判断偏差。如果不是,时间是解开误会的一个办法。这两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环境灵活选择,不可拘泥于其中任意一种方法。我们也常常看到因为抱着“让时间证明一切”的想法,而造成的误会,甚至悲剧,想想《罗密欧与朱丽叶》。

如果是就立即改正,孔子强调的也是这种情况。改正了自己的行为,以后遇到可能出现类似过失的情况,注意小心避免,别人会看到你确实察觉到了自己的问题,变得更好了。在证明的确是自己的过错的情况下,辩解是问题的催化剂,你辩解成功,别人在心底依然认为是你的问题,仍然免不了批评的声音。

需要补充的是,自我反省不是自我责备,也不是责备他人。生活中我们常常将自我反省变成自我责备、自我否定和责备他人,这是存在误区的。

自我反省是自己厘清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正当性,如果不具有,那是自己行为出现了偏差,需要及时调整。

如果自己行为没有不当,便不需要调整,也不需要责备自己、否定自己,因为那是环境的责任。我们可以为为改善外部环境做出努力,比如说将能够澄清的误会及时澄清。如果无法澄清,我们做好自己,或者换一个环境都是可以的,因为彻底改变环境、改变他人的观念是很难的。

对于过错这件事,儒家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孔子也认为自己有过错。孔子能够闻过则喜,立刻承认及时改善,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