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4月23日下午4點30分,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和地鐵16號線同步開通,杭州地鐵網迎來橫貫東西的主動脈。

這是杭州地鐵首次同時開通兩條線路,至此,杭州地鐵運營里程達到206公里。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總體組合影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鐵四院16號線設計負責人參加杭州電視臺新聞直播

杭州地鐵5號線起自餘杭區老餘杭站,止於蕭山區姑娘橋站,沿線經過了餘杭區、西湖區、拱墅區、下城區、上城區、濱江區、蕭山區7座城區,串聯了12條軌道交通線路及1條城際線,為軌道交通骨幹線路。線路全長約56.21公里,採用全地下敷設方式,設地下車站40座。

杭州地鐵16號線是連接杭州主城區和臨安區的一條重要交通大動脈,起於臨安區九州街,終於餘杭區綠汀路,全長35公里,設站12座,其中8個地下站,4個高架站。該線路的通車,填補了臨安區境內地鐵的空白,有利於加快沿線城鎮化進程,進一步發揮杭州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杭州地鐵線路標誌色以“七色彩虹”為主題,5號線為“彩虹之青”, 40座車站中換乘站16座,串聯了7個市轄區,是名副其實的“換乘之王”。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16號線為“彩虹之橙

”,是杭州首條時速120公里的快線,將臨安融入杭州1小時交通圈,是風馳電掣的“速度之王”。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小青”“小橙”共計91公里,本次牽手開通長度佔杭州已運營線路里程的43.6%,是杭州線網大家庭中的重量級新成員。

5號線

  • 杭州地質條件最複雜,穿越建構築物、河道最多的線路;
  • 浙江首次引入AH型車;
  • 杭州首次採用預製橡膠彈簧浮置板道床;
  • 高壓線低淨空下首次採用全迴轉咬合樁及TRD圍護;
  • 杭州地鐵基坑首次採用鋼支撐自動伺服系統;
  • 五常車輛段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上蓋開發車輛段,蓋上物業打造地鐵“天空之城”;
  • 浙江首次採用磁懸浮高效集成冷站。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AH型車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五常車輛段蓋上“天空之城”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磁懸浮高效集成冷站

16號線

  • 杭州地區首次採用盾構空推穿越硬巖地層;
  • 國內首創多種組合型式的試車線;
  • 車輛新增的抗蛇形減震器,保證高速運行的平穩;
  • 岩溶強發育,為鐵四院設計地質最複雜的車輛段;
  • 首次在浙江軌道交通採用120米連續梁及125米連續剛構梁;
  • 推進“廁所革命”,在除臭、通風、潔手等方面全面提升品質;
  • 上泉車輛段為浙江首個園林風格車輛段。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盾構空推成功穿越硬巖地層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高架橋樑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園林式車輛段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組合型式的試車線專利

5號線

車站裝修設計以“杭城文脈”為設計主題,通過以杭州 “人文故事”為切入點,提取京杭大運河動態曲線為設計元素塑造空間,並貫穿全線、將杭州5號線打造成一條人文風景線。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綠汀路站——西湖水龍井茶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創景路站——星空和科幻蟲洞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江城路站——南宋河坊街馬頭牆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人民廣場站——蓮花荷葉

16號線

車站裝修風格以杭州“科技文化”為切入點,提取科技文化元素塑造空間,並貫穿全線、展現以杭州科技文化為主的科技名城形象。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科技城站——科技靈動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鳳新路站——簡潔現代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青山湖站——江南水鄉夢

鐵四院設計的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

臨安廣場站——科技發展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