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父愛帶有稜角和誤解,印度和中國哪種父愛最深情

《摔跤吧爸爸》——嚴父深埋心底裡的對女兒深沉的愛

《摔跤吧爸爸》作為印度票房神話阿爾米汗的又一神作,在國際市場屢獲佳績。該影片憑藉著出色劇情和濃厚的畫面氛圍以及真摯的情感吸引了無數觀影者觀看。因此,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部優秀的影片。

《摔跤吧爸爸》:父愛帶有稜角和誤解,印度和中國哪種父愛最深情

影片講述的是以前獲得摔跤冠軍的爸爸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理想,走上摔跤運動員的道路,獲得摔跤冠軍,但是天不由人意,無奈自己只有四個女兒,無法完成自己留有遺憾的理想。而且身為父親的馬哈維亞不僅僅只是一個人,他還承擔著家庭的責任。他知道社會的難處和對女性的不公,不忍心看著女兒長大後只能相夫教子,洗衣做飯,如此平庸的度過一生。在一次意外下,他發現了自己兩個女兒驚人的摔跤天賦後,因此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自己默默承受壓力,用自己深沉的愛和執著的行動來支持和幫助女兒打破印度傳統,衝破別人的流言蜚語,取得摔跤冠軍的故事。這位父親在自己的深思熟慮下,對兩個女兒開始了嚴厲的摔跤手的訓練。

《摔跤吧爸爸》:父愛帶有稜角和誤解,印度和中國哪種父愛最深情

看到這一幕大家可能會有所疑惑,一個女孩子學什麼摔跤,這是多麼奇怪的事情,但是結合當時印度的社會環境來看時,就能看得出父親的良苦用心。身為父親不能僅僅是看到眼前,還要敢於考慮到孩子的未來以後,需要擁有為了孩子能打破世俗,犧牲自己的勇氣和精神。

《摔跤吧爸爸》:父愛帶有稜角和誤解,印度和中國哪種父愛最深情

劇中的馬哈維亞年輕時是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但迫於家庭等多重壓力,無奈退役。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使得馬哈維亞的心中一直留有深深的心結,這不僅是社會壓力帶來的無奈,更是馬哈維亞無法證明自己的一次遺憾。在一次意外中發現了女兒驚人的摔跤天賦,為了女兒的未來,打破傳統世俗的侷限,為女兒制定未來規劃,把女兒送上了冠軍的寶座。說道這裡,小編需要補充一點:在印度社會的角度來看,女性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在家庭中沒有什麼立足之地和話語權。因此女兒是無法繼承父親的夢想和職位的。

《摔跤吧爸爸》:父愛帶有稜角和誤解,印度和中國哪種父愛最深情

在中國社會的漫長髮展中,我們歷史發展了五千年之久。在此期間,女性的地位在母系社會中達到鼎力,在父系社會後女性的地位漸漸地沒落。在新中國成立後才不斷主張男女平等,但是就現在一些社會現象看來,男女平等仍需要我們好好的去踐行,而不只是在表面上說說,要從心底裡來支持。

《摔跤吧爸爸》:父愛帶有稜角和誤解,印度和中國哪種父愛最深情

吉塔作為馬哈維亞的女兒從小就開始了殘酷的訓練和失去了童年,甚至被迫剪掉了自己的長髮,成長為了一個假小子的模樣。小時候的她充滿小女孩的快樂與羞澀,擁有著一顆活潑好動的童心,有著不會屈服的執著。但在父親多次的壓力下只好遵循父親立下的訓練安排,和妹妹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在一次次獲得冠軍後,她漸漸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在摔跤比賽前,吉塔放棄教練的建議,一直遵循著自己父親為自己設定的計劃。從這裡來看,吉塔此時對父親的信賴是無條件的。這不僅是吉塔是對身為父親馬哈維亞能力的認可,更是父女真摯情感的傳達。現實社會中又有多父女能真正的無條件相信彼此的那份真心,這需要我們從不斷體諒父母,加強與父母之間的交流。親情之間的嫌隙就是在一次次誤會中產生的,我們要學會理解與付出,而不僅僅是父母單方面的付出和彼此之間的爭吵,需要我們設身處地的為父母著想,從彼此的角度出發,而不是簡單的心裡明白卻滯留在原地而已。

《摔跤吧爸爸》:父愛帶有稜角和誤解,印度和中國哪種父愛最深情

影片最後,吉塔和父親如願的獲得了冠軍,雙雙留下了幸福的淚水。整部影片貫穿下來,可以深入的剖析出很多問題。其一是亟需解決的女權問題,這不僅僅是印度社會的通病,更是國際社會上急需解決的問題。在人與人的相處中,我們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乃至女性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追求平等自由的權利,讓女性的生活空間不只是侷限於家庭,能更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與目標。

《摔跤吧爸爸》:父愛帶有稜角和誤解,印度和中國哪種父愛最深情

其二,在父母與我們的相處中,需要我們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曾經有人說過:父母只是把他們認為對的經驗和道理告訴我們。或許有許多人認為,老一輩的觀念已經過時了,那麼我們為什麼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步,不要在你不斷前進的時候,忘記曾經幫助過你攀登的肩膀。注意回頭看下身後人關懷的眼神,並給予回應和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