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個字來代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王朝:夏朝


如何用一個字來代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王朝:夏朝

迎難而上自強不息的大禹王

華夏:

關於夏朝至今沒有過多的考古證據,這使得夏朝這個朝代的存在感給人有那麼幾分“華而不實”的感覺。但是關於夏朝的文字記載總是不絕於書的,各種說法也是口口相傳的,而說到“華而不實”的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華夏一詞:

華夏,也稱“華”,也稱“夏”、“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所以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華”是因為華山而得名。

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大約從編著《尚書》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唐朝經學家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所以華夏一詞,不僅是地理層面的,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文化沉積方面。

說到文化就不得不說文化的起源本質上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馬克思說人類只有在解決衣食溫飽之後才能從事各種文化思想哲學藝術政治等等一切形而上的活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這個“華而不實”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貴族王朝夏朝,那麼就非“華夏”莫屬了。

因為正是從夏朝開始中國社會完成了由部落聯盟的氏族禪讓制時代向邦國聯盟的貴族世襲制時代的轉變,從而加強和鞏固了父系血脈的傳承製度!夏朝的建立標誌著中國社會正式邁進了貴族社會!而夏王朝留給後人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就是其開國君王大禹治水的自強不息迎難而上的不屈精神,所以,華夏之華代表著中華文明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這種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而屹立不倒的民族自信和民族優越感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