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魏晉風度,還當迴歸《世說新語》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

想看魏晉風度,還當迴歸《世說新語》

對於東漢末年的那個亂世,世人眼中的形象莫不是爾虞我詐,東征西討。再加上一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渲染,東漢末年到兩晉年間的那段歷史風雲,充滿了各種政治軍事鬥爭和社會階級矛盾。

但歷史從始至終都是多面的。比起一面平面的鏡子,它更像是一臺有稜有角,有體有面的多稜鏡。而歌詞中的這段亂世,也同樣造就了一段不一般的魏晉風流史。而要認識這段歷史的令一面,從《世說新語》這部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入手,也是最好不過了。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為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集合一眾文士共同編撰而成。它其中所包含的魏晉年間的名士言行與軼事,也同樣填補了這段歷史中的另一段空白。在這些空白間,世人能夠感受到的不再是血雨腥風,更多的是名士風流與民間風情。

然而,久聞其名,不見其文,說得就是這些個古籍了。想必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在那些透露著年代感的文字間,遇到了一座座屏障。慶幸的是,近日,戴建業教授帶著他的《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重新和讀者們見面了。

不知從何時起,這位網紅教授已經通過他幽默風趣的課程視頻,圈了一波又一波的粉絲。而這部《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更是戴建業教授熟讀十遍以後的真知灼見。《世說新語》的厚重加上戴建業教授的有趣,也為這本《世說新語》重新注入了靈魂。故此,想看魏晉風度,領略《世說新語》的魅力,此次,可要抓住機會上車了。

想看魏晉風度,還當迴歸《世說新語》

01

說起魏晉風流人物,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影像想必就是竹林七賢了吧。三國魏正始年間,有那麼一幫風姿綽約的文人,在竹林之下,喝酒,宗歌,肆意狂歡,好不快活。

《世說新語.任誕》中所載: “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而這七人,在烽火連天不休的亂世之中,找尋到這一方淨土,吟詩作賦,肆意歡顏,不僅是一種政治生態的自我放逐,也是內心世界尋找人生自由的一種體現。

戴建業教授就認為,這種真正放浪形骸的名士群像,才是對這段歷史最真實的刻畫。隨著東漢的分裂,人們心中對儒學信仰也開始動搖,而那些虛假的衛道士,卻仍舊戴著虛偽的面具,行假仁假義之事,迫害忠良,草菅人命。

這就是竹林七賢寄情山水,枉顧禮教的真實背景。他們在後世遭諸多詬病,但在當時的亂世環境下,這也是時代催生的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和人格建設。

想看魏晉風度,還當迴歸《世說新語》

02

“今古風流,惟有晉代。至讀其正史,板質冗木,如工作瀛洲學士圖,面面肥皙,雖略具老少,而深情意態,十八人不甚分別。前宋劉義慶撰《世說新語》,專羅晉事,而映帶漢、魏間十數人,門戶自開,科條令定......小摘短拈,冷提忙點,每奏一語,幾欲起王、謝、桓、劉諸人之骨,一一呵活眼前,而毫無追憾感。”

明末作家王思任在《世說新語序》中的描繪,從這短短几行文字中,我們也能夠看出,世說新語不光有聞名遐邇的竹林七賢,各類魏晉人物形象更是如呵活的人像一樣,鮮活多彩。正是有了《世說新語》,魏晉年間的世俗風貌,名流軼事,才能夠被世人所喜所愛。

在《世說新語.容止》一章中就有過這樣的描繪,“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

想看魏晉風度,還當迴歸《世說新語》

這樣看來,古人追星的瘋狂程度,比之今人,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衛玠是魏晉時期有名的美男子,以致最後因為太過美貌,被世人圍觀到重病生死,不知這算不算是歷史的一種荒誕之美。但是對於魏晉時期的美人,他們美則美矣,但更多的人還是從這種美中看到了才氣。

在《紅樓夢》中,有一句話這樣評價賈寶玉:“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然而魏晉時期的美人偶像,卻全然不是一副草包形象。在《晉書.衛玠傳》中,就細數了衛玠的才高,聰穎和超脫的智慧。

在《世說新語.德行》一篇中,“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同樣描繪了管寧視錢財如糞土的氣節與傲骨。從看到片金,和看到富貴的小行為中,就能一窺魏晉真名士的性情與風骨,在這《世說新語》中,這樣的文人雅士更是處處可見。

想看魏晉風度,還當迴歸《世說新語》

03

這樣看起來, 魏晉除了有風姿綽約的名人偶像,爽利自由的田園雅士,更是有不少自成風骨的名士。真正的魏晉風流不只是衛玠這樣的美人專屬,也不獨獨屬於竹林七賢這樣的大名流。在許多現當代的文學大師看來,所謂的“魏晉風度”,任情放達,風神蕭朗,不拘於禮法,不泥於形跡,滲透於魏晉時代的方方面面。它是魏晉時代的士大夫在權威的壓迫下,形成的精神逃離和自由外放。

在如今電視愛豆,網紅明星林立的年代,美女帥哥自是老百姓追捧,誇讚的偶像。閱遍《世說新語》這些風姿綽約的古人以後,再看如今的偶像明星,彷彿什麼都沒變,但又彷彿,有一些不一樣了。有一副美皮囊,自然是人人豔羨的對象,但如若再加上豐富的內心和有趣的靈魂,這樣的偶像是不是更值得追捧呢?

所以在戴建業教授看來,現如今的社會,人們被柴米油鹽佔據了大部分的精力,更是因為內心的荒蕪而去盲目地追求偶像,追求外貌的甜美。但是真正的風度卻是從內向外的。只有真正在內心充盈起來,才能真正體會這魏晉風度,才能真正感受和獲得這份瀟灑優雅、超然脫俗。

想看魏晉風度,還當迴歸《世說新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