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校招季到来 人工智能等科技型人才成香饽饽

银行校招季到来 人工智能等科技型人才成香饽饽

又到银行招聘季。

近期,工行、农行、中行、邮储等银行都广发英雄帖,招揽优秀毕业生。在今年的招聘中,银行对科技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年报显示

银行薪酬仍然吸睛

高薪、体面,曾是不少高校毕业生对银行业的印象。每到年报发布季,银行薪酬就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截至4月14日,36家A股上市银行已有21家披露年报,其中银行薪酬问题备受关注。从数据看,银行这只“金饭碗”成色不减。

记者梳理发现,人均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银行有4家,其中最高的是平安银行,为58.60万元,其次是浙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六大国有银行中,员工平均年薪在25万元以上,其中最高的是中国交通银行,平均年薪是37.51万元;最低的是中国农业银行,平均年薪是26.78万元。

与其他行业相比,虽然不少银行员工笑称“自己的收入被平均拉高了”,但总体来说,银行业人均薪酬仍处于高位。从银行岗位来看,银行网点一线基层岗位相对收入较低,而少部分高薪岗位或者业绩较好的客户经理,工资较高。

结构调整

科技类人才成热门

近几年,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对科技人才一直是求贤若渴的态度,而金融科技建设也成为了多数银行的战略目标。

工行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转型中的银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各家银行均加大了对于科技的投入,高薪聘用金融科技人才,从而实现人员的结构性调整。

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也体现在银行的招聘中。在近期启动的银行春招中,多家银行都在广招科技型人才。如建行2020年春招,除江苏省分行外,其他分行都要求招聘科技类专项人才。

工行在浙江工行的春招中,则单列了一个“科技菁英计划”。据工行杭州市分行相关人士陈经理介绍:“金融科技时代下,我们对科技人才越来越重视,这个计划招聘的人才需要专业对口,要有一定的开发基础。”他透露,今年虽然没有线下的校园宣讲会,但是前来应聘的人比较多。

除了数量,银行对科技型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很高。中行总行一则个人数字金融部的社会招聘要求“计算机、电子、信息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工程、数量经济、数理金融等相关专业优先”,这让不少文科生人才望而却步。

一边是银行薪酬吸睛,另一边是员工人数的整体下降。据统计,2019年六大国有行中有4家银行员工总数出现下降,分别为工行、农行、中行和交行,共减员超1.6万人。但与此同时,这4家银行的科技型人才却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工行、农行、中行、交行的科技型人才在2019年均出现了上涨。工行科技型人才占总员工数从2018年的3.4%上升到了2019年的3.7%,农行从1.31%上升到了1.6%,中行从2.54%上升到了2.58%,交行则从2.8%上升到了3.05%。

手机银行的普及,也是银行精简员工的缘由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工行融e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数达3.61亿户,创近三年增量新高;农行2019年掌上银行月活客户突破7200万,同比增长36.2%;建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数3.51亿户,增幅13.31%。

(原标题《银行校招季到来,科技型人才成香饽饽》,记者 梅丹。编辑:王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