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洗冤24】大宋提刑官宋慈 如何把苍蝇当作刑侦助手的呢?

【宋慈洗冤24】大宋提刑官宋慈 如何把苍蝇当作刑侦助手的呢?

宋慈在《洗冤集录》里,记载了一个案子。案情是这样的:一次,一个人被杀死在路边。尸检以后,县令认为是遭遇抢劫,然后被杀,抢劫犯也不知去向。然后,他把验尸报告和判案材料等具呈上报。

宋慈在审查的时候,发现了两个疑点:其一,材料中说被杀者“沿身衣物俱在”,也就是财物、衣物无损的意思。既然是抢劫,罪犯一定会拿走财物,也会在被害人身上翻检,那么,他的财物、衣物怎么会“无损”呢?其二,验尸报告中说被杀者“遍身镰刀斫伤十余处”,也就是他被砍了十多刀。抢劫犯只是为了抢夺财物,如果被抢者反抗,他只要把人杀死即可,有必要砍那么多刀吗?所以这个案子判的一定有问题!

【宋慈洗冤24】大宋提刑官宋慈 如何把苍蝇当作刑侦助手的呢?

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性质的案件呢?宋慈说:“今物在伤多,非冤仇而何?”罪犯没有抢夺财物,而是砍了死者很多刀,这是为了泄愤,因此一定是仇杀。死者和谁有仇呢?宋慈就找来死者的妻子,问她:“你丈夫平素里与什么人结下过冤仇吗?”

妇人回答说:“我丈夫平素为人很好,并没有和什么人结怨。”

“你再想想。”

那妇人说:“我想起来了。前几天,某甲来借钱,但是这个人信誉不好,所以我丈夫没有借给他。那个人很生气,说过几天一定要借给他,否则会怎样怎样。这只是吵吵架而已,应该不算结怨吧。”

宋慈心里有数了,他叫人暗地里对某甲进行了调查。

可是怎么抓住凶嫌呢?宋慈陷入沉思。就在这个时候,一只苍蝇飞了过来,落在案几上。宋慈盯着苍蝇,突然有了主意。他派出众差役,四下里分头贴出告示:死者系镰刀所杀。凡属附近居民,一律要将家中所有镰刀送交官府检验。如有隐匿者,必是杀人贼。

不久,居民们的镰刀送缴上来,有七八十把。宋慈叫人在镰刀上做了记号,然后排摆开来,放在官府门前的空场上。

这时,正值盛夏,烈日当空,酷热难熬。听说官府在判案子,检验镰刀,人们纷纷前来,都要看看这位提点刑狱到底是怎样破案的。连苍蝇也嗡嗡地来赶热闹,不过很奇怪,这些苍蝇并没有到处乱飞,而是齐齐地聚到空场上的一把镰刀上。

【宋慈洗冤24】大宋提刑官宋慈 如何把苍蝇当作刑侦助手的呢?

宋慈就问这把镰刀是谁的。从人群中挤出一人,正是某甲,他应声说:“是小民的。”宋慈喝令左右把他拿下。某甲高称冤枉:“清平世界,荡荡乾坤,大人您凭什么要滥抓无辜?”

宋慈指着那把镰刀,对某甲说:“杀人者正是你这刁民。别人的镰刀上都没有苍蝇,只有你的镰刀上有。这是因为你杀了人,然后把刀上的血迹洗去,但是刀上的血腥气还在,所以才会招来很多苍蝇。至于杀人动机吗,是你借钱不得,心存怨恨。如今铁证如山,你还有什么可抵赖的?”

某甲无言以对,只有“叩首服罪”。

这个案子宋慈破得很漂亮,“左右环视者失声叹服”,就他自己也很得意,所以就写进《洗冤集录》里了。

苍蝇的嗅觉非常灵敏。因为在它的触角上分布着嗅觉感受器,每个感受器都是一个小空腔,与外界相通,含有感觉神经元树突的嗅觉杆突入腔中,每个小腔含有上百个神经细胞。这样,即便是距离极其微小的气味分子,尤其是腥臭味,苍蝇都能“闻到”,据说它在动物死亡10分钟内就会赶到现场。当一只苍蝇吸吮腥味后,就会放出一种招引同类的特殊气味,别的苍蝇就会群集而至,越聚越多,这就是俗语“苍蝇见血”一词的由来。因此,苍蝇被誉为“死亡现场第一见证人”和“刑事警察的探案向导”。

【宋慈洗冤24】大宋提刑官宋慈 如何把苍蝇当作刑侦助手的呢?

在那个时代,人们当然还没有这样的科学认识。宋慈也只是凭借经验,知道苍蝇嗜血逐臭的特点,才利用苍蝇巧破了奇案。不过,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宋慈这些法医前辈们,把生活中的经验积累起来,筚路褴褛,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断案思路。而宋慈在《洗冤集录》上的记载,也为后世侦破相关案件指明了方向。

我们来看发生在清代的一个案子。

有一次,一个商人在自己家的床上被杀。现场鲜血四溅,一片狼藉,令人毛骨悚然。杀人是大案,县令严令捕快缉拿凶手,但是凶手始终没找着。县令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他把捕快们打了板子,限期破案。捕快无奈,只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找寻;人手不够,还返聘了一位已经退休的捕快来帮忙。

一天,大家忙累了,坐在河边的茶馆喝茶。这时,一只小船划了过来,船上晒了一床被子,被子是绸缎面的,一大群苍蝇围着被子乱飞。老捕快马上放下茶碗,对大家说:“罪犯就在船上,赶快去抓!”众捕快都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县令的板子厉害,既然能抓一个糊差事,何乐而不为?于是一拥而上,把船夫逮住,送到府衙。谁知这船夫到了大堂,不待动刑,立马认罪,承认是自己杀了人。

【宋慈洗冤24】大宋提刑官宋慈 如何把苍蝇当作刑侦助手的呢?

案件成功告破,有人就问老捕快:“您怎么知道这个船夫就是罪犯呢?”

老捕快说:“我也不能肯定。”

“那您为什么让大家伙儿去抓他呢?”

“是这样的,”老捕快解释说,“我勘验过现场,发现死者是在睡觉的时候被杀的。但是现场没有被子,这让我很奇怪,哪有睡觉不盖被子的?那个船夫晒的被子是绸缎面的,一个贫穷的船夫,怎么用得起绸缎呢?这是第一个疑点。我又看见一群苍蝇围着被子飞,一定是被子有血腥气,虽然被子上的血被洗干净了,但是苍蝇还是能闻到,这是第二个疑点。有了这两个疑点,加上现场勘验的情况,我初步断定:这人一定和凶杀案有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洗冤集录》,后人已经很明确地把苍蝇作为刑侦助手了。宋慈这位“法医鼻祖”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他还开创了法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法医昆虫学。我们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法医学的精深与博大。

不过,我们也不能把古代法医学看的太高,它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宋慈还只能进行尸体体表的检验,不能解剖尸体。我们知道,要在体表看到伤痕,有时候是很困难的。

那么,这个难题能难倒宋慈吗?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