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画完美结合 震撼心灵演绎——奥斯卡影片《走出非洲》

大二那年,附近学校组织了一期“奥斯卡电影周”活动,票价也非常优惠,15部曾获奥斯卡大奖的电影,票价总共才30元。一定觉得太便宜了吧?不过对于穷学生而言,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和舍友兴冲冲地买了套票,连续一周享受了这顿精神大餐。

记忆中当时有《桂河大桥》、《西线无战事》、《教父》、《猎鹿人》等多部奥斯卡经典影片,除了大名鼎鼎的《教父》却让自己看得差点睡着之外,其他片子都觉得很不错。

然而留在自己印象中最为深刻,至今还始终难以忘怀的,却是一部并不太知名的影片——《走出非洲》,也因为这部影片,自己由衷喜欢上了男女主演——罗伯特·雷得福、梅丽尔·斯特里普,前者俊朗干练,作为好莱坞魅力四溢的男演员,后期走上了导演道路;后者极具才华,是好莱坞公认的演技大师姐,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佳作无数。在这部浪漫温馨的影片里,两人将一段发生在非洲的情感故事,演绎地荡气回肠……

《走出非洲》是一部高品位的、几乎没有商业痕迹的名副其实的大片。该片一举囊获了第5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原配乐、最佳艺术指导及最佳音响七项大奖。全片是从主人公卡琳·布里克森的回忆开始的。1914年,卡琳和丈夫瑞典男爵布罗尔·布里克森来到了位于非洲东部的原英国殖民地肯尼亚,他们共同经营着一个很大的咖啡种植园。布罗是个不务正业的浪荡子,终日热衷于狩猎和谈论当时已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四处沾染。因而卡伦的婚后生活并不愉快,最终以离异告终。卡琳有一次在没有随身带枪的情况下遇到一只狮子,出身贵族的英国人丹尼斯救了她。由于丹尼斯我行我素、豪放不羁的性格,尽管两人已暗生情愫,但他们的关系却时断时续。丹尼斯曾送给她两样礼物:一支钢笔和一次飞行。是他用飞机把她带上了天。翱翔在蓝天中,她觉得自己是在“通过上帝的眼睛”俯瞰美丽富饶的非洲大地……

1930年,一场大火葬送了卡琳的咖啡种植园。不久丹尼斯因飞机失事丧生。

随着丹尼斯的死,一切都逝去了,带着心中最珍视的两件礼物,卡琳满怀失落与惆怅地离开了她热爱的这片大陆。

影片根据丹麦女作家艾萨克·丹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改编,女主人公的经历实际就是女作家的真实经历。艾莎卡·丹妮森逝于一九六二年,享年七十七岁。一直到晚年,她都保持一个习惯:每日黄昏的时候,一定独上高楼,凭栏眺望情人长眠的非洲方向,低声默祷……风吹起她满头霜白,一身灰色的裙裾在风中飘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影片中的具体情节已经渐渐模糊,但始终有一个镜头长时间留在自己记忆中——广袤原始的非洲大陆,男主人公带着女主人公驾驶飞机翱翔在了天空中,此时,一段悠扬美丽的音乐随着镜头缓缓响起,随着飞机的爬升和景色的变化,音乐不断变幻,当镜头切换成飞机飞行在一大片白色鸟群上空的近景时,音乐中的情绪也达到了饱和……配乐来自莫扎特的器乐曲,成为充分烘托影片的最亮点。

罗伯特雷德福和梅姨这两位活到老演到老的戏骨,可谓是营造出了一出世外桃源般的属于中年人的恋情故事,演技实力当然毋庸置疑。

而也正是音乐和画面和演员的完美结合,使这个忧伤而浪漫的真实故事得到了最完美的演绎,也使这段画面成为影片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