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人才,既要堅持中國的道路自信,也要不排斥學習美國的經驗

首先,歡迎您的閱讀。

人才難得。人才是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力量。不管是做好事的人才,還是做壞事的人才,都很稀缺。

怎樣更好地挖掘這些稀缺的人才,讓他們走正道,為國家做貢獻?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前蘇聯有一位非常優秀的飛機設計師,叫圖波列夫,他設計了很多優秀的飛機,比如圖-114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圖波列夫因為自己設計的一款飛機出了嚴重事故,導致他被投進了監獄。斯大林並沒有把圖波列夫送到農場去改造思想,而是在監獄裡為他建了一個飛機設計研究所。圖波列夫在這個飛機設計研究所裡設計出了新飛機,這些新飛機在二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戰後,圖波列夫獲得減刑後出獄,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飛機設計師。

挖掘人才,既要堅持中國的道路自信,也要不排斥學習美國的經驗

俗話說,高手在民間。這些高手不一定有很高的學歷,也不一定畢業於名校,他們往往靠自學成才,他們是真正的天才。

挖掘人才,既要堅持中國的道路自信,也要不排斥學習美國的經驗

現在黑客網絡攻擊問題特別嚴重,很多黑客是自學成才的計算機天才,那麼美國是怎麼對付黑客的呢?美國在抓到黑客之後,會把黑客安排到美國國防部的計算機研究所裡面,讓他們做反黑客的工作。如果反黑客工作做得好,就給他們減刑,並僱用他們為國家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

挖掘人才,既要堅持中國的道路自信,也要不排斥學習美國的經驗

在挖掘人才方面,中國既要堅持道路自信,對不同類型的人才(比如,有的人永遠富有正義感;有的人為了保住飯碗而會為虎作倀;也有的人大發國難財等等),要區別對待,但是不要因噎廢食,不能一棒子把所有犯了錯的人才都打死。如果通過正確的引導,讓那些犯錯的、犯罪的人才能夠改邪歸正,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國家做貢獻,對國家也是一件大幸事。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中國道路的優越性。同時,我們也不排斥學習美國在挖掘人才方面的有益經驗,來為我們所用。

挖掘人才,既要堅持中國的道路自信,也要不排斥學習美國的經驗

最後,再次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