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自殺成癮,一打敗仗就選擇自裁,部將:救人都救累了

曾國藩是晚清名臣,重臣,同時也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軍事家,在剿滅太平天國的戰爭中貢獻頗多,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然而曾國藩畢竟是文人出身,自幼讀的都是四書五經,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所以朝廷剛開始請他出來主持作戰的時候,他也是一頭霧水,經常打敗仗,輸的簡直慘不忍睹。

晚清重臣自殺成癮,一打敗仗就選擇自裁,部將:救人都救累了

咸豐四年(1854)初,曾國藩命褚汝航為水師總統、塔齊布為陸軍先鋒,統率17000人,揮師北上。這裡的17000人都是曾國藩訓練的精銳,是早期湘軍的雛形,帶頭的將領褚汝航,塔齊布更是日後湘軍的主心骨。其實早在一個月前,湘軍就已經傾巢出動,當時曾國藩發表了《討粵匪檄》。在這篇檄文裡,他聲稱太平天國運動是“荼毒生靈”,“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接著號召“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且不說他已經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光這篇文章的內容就已經足夠鼓動人心了。

然而事實上這場戰役的結果卻不盡人意,5月,在靖港水戰中,初出茅廬的曾國藩被太平軍石祥貞部擊敗,此時的他剛剛投入軍事,對於作戰可以說是一個小白了。但其實曾國藩並不用過於氣餒,畢竟勝敗兵家常事,可此時的他已經輸掉了這場戰役,便不願失掉這個面子,於是他第一次想到了自殺,為的是禮義廉恥,為的是忠孝節義。

晚清重臣自殺成癮,一打敗仗就選擇自裁,部將:救人都救累了

兵敗之後,他草草寫了一個遺書,在遺摺中他說道:“為臣力已竭,謹以身殉……臣愧憤之至,不特不能肅清下游江面,而且在本省屢次喪師失律,獲罪甚重,無以對我君父。”

寫完之後他憤然跳河,幾經週轉之下,才僥倖被章壽麟救起來。可逃過一劫的曾國藩依舊不認賬,開始絕食,結果絕食好幾天之後發現身體實在餓的不行了,又跑到山裡隱居起來,寫下遺書,打算找一個好日子再自殺。當然,這件事最後在部下的勸諫下還是不了了之了。

曾國藩雖然暫時打消了自殺的念頭,但心裡的情緒依然保持激憤。

第二年二月,湘軍再次戰敗。

晚清重臣自殺成癮,一打敗仗就選擇自裁,部將:救人都救累了

太平軍石達開趁夜總攻湘軍水營,燒燬湘軍戰船總共100餘艘,就連曾國藩的座船也被燒燬了,湘軍一夜之間家底盡失,曾國藩可以說是氣掉了半條命。於是他顧不得三七二十一,提起武器,跨上戰馬,就直接向敵軍陣營駛去,看架勢是打算以身殉國了,可最後曾國藩還是被羅澤南、劉蓉力勸止。不然如此,日後的曾國藩又如何揚名立萬?

曾國藩這一前一後自殺了4次,結果都沒有成功,恐怕部下都要說:歇會兒吧,救人都救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