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何意?“三”和“四”分別指的什麼?

導讀: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何意?“三”和“四”分別指的什麼?

我國經過五千年的歷史發展,我們的老祖宗留下了豐厚的歷史財富,不僅僅是那些物質財富,更讓我們感到驕傲的是文化,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樣“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也有一定的道理,其實數字背後所代表的內容相當豐富,如此簡潔凝練的話語,恐怕也只有中國文字能夠表達得出來,接下里我們就看看這句俗語是何意?“三”和“四”分別指的是什麼?

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何意?“三”和“四”分別指的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不該問的別問,不該說的別說,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那麼到底什麼不該問,什麼不該說呢?還有什麼是必須注意的呢?這就是“三不問,四不吃”要告訴我們的,“三不問”的意思是說,對朋友或親戚不要問三件事:第一就是不問年齡,每個人的年紀都不一樣,出門在外最忌諱的是問年齡,當然我們男孩子沒什麼,但對於有些女孩子來說,確實非常討厭,此外老年人的年紀也是最好不要問的,也是犯忌諱的,“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你問人家年紀,是想來給人家慶壽,還是想咒人家?

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何意?“三”和“四”分別指的什麼?


第二是不問別人的家庭財富,別人家有多少錢是屬於極度隱私的,除了政府能夠查到某人明確的收入以外,個人是不能知道的;第三是家庭之事,每一個家庭都是會有自己所要面對的問題,那麼我們自己遇到的時候不要問及對方家庭裡面的事情,提及對方家庭的事情會是讓對方很反感的,認為你是在打聽對方的底細,這主要是教人們在人際關係的處事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人際關係當中順風順水,交往過程中游刃有餘。而“四不吃”的意思是就算在饑荒的年代,這四樣東西也不能下肚,第一是狗。

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何意?“三”和“四”分別指的什麼?


古往今來,人們常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終生隨主,為主效勞,不可食也,其為忠也;第二是烏魚不吃,烏魚是最孝順的,小烏魚寧願犧牲自己,遊入烏魚媽媽的嘴裡,讓他們充飢,這樣有孝心的烏魚,誰捨得吃啊;第三是不吃雁,大雁被古人認為是愛情忠貞的象徵,大雁失偶,將終生獨居,矢志不渝,處境淒涼,吃之不吉;第四是不殺貓,碩鼠天生有罪,貓捉老鼠故不吃貓;所以老祖宗的話還是蠻有道理的,最後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