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變廢為寶才是正途

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變廢為寶才是正途。

每到一年一度收穫的季節,金燦燦的玉米開始裝滿了大車小輛,這時候也是農民最為開心的時候。糧食到手了,心裡也就踏實了,沒遭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就等著出售玉米粒後數錢了。可是對於某些地區,玉米秸稈的處理,也成了擺在農民面前的難題。從前一貫的做法就是一把火燒光,而現在隨著環境保護的逐漸深入,農村也開始禁止燃燒秸稈了。

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變廢為寶才是正途

從前到了玉米收穫以後,一些農村的田野裡就會火光沖天,濃煙密佈,家家戶戶都在焚燒地裡的秸稈。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這個傳統處理秸稈的方式將被取消,可是農民這時候開始發愁了,秸稈該怎麼處理呢?

你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因為只有變廢為寶才是正途。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地域性差別非常大,有些地方一直為處理秸稈發愁,而有些地區秸稈卻很貴。

舉個例子來說明:位於黃金玉米帶的通遼農村地區,也是國家玉米重要產地之一,那裡玉米秸稈就從來沒有焚燒過。即使是現在機器收割玉米,地裡的高茬和散落一地的秸稈,都會被一種機器乾乾淨淨的收走,並且直接梱裝非常方便。農民只是按畝收完錢,其餘的什麼都不用管。

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變廢為寶才是正途

然後這些玉米秸稈,被直接出售到各個大型養殖場,農民方便了,大型養殖場也輕鬆了,從事收儲玉米秸稈從業人員也賺錢了,這是一個三方互利共贏的模式。

你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只有變廢為寶才是正途。一些地區種植玉米很少,那裡的農民看到這裡,肯定會不高興了,我們這裡沒有人買咋辦?這就是地域性的差別太大。不過沒關係,看看我們國家一年得消費多少紙箱啊!各種水果蔬菜,長途跋涉運輸都需要裝箱。

記得小時候都是用果簍,農村還流傳著:“編筐撾簍,養活八口”,意思是說家裡有一個會編制的手藝人,靠他能養活一家人。可是現在都被方便適用的紙箱代替了,這是因為還在編制這些東西的人,可能連自己都養不活,由於傳統的編制方法太慢了。

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變廢為寶才是正途

不過沒關係,大家都知道,在農村無論哪個村子,總有著這樣一些人,雖然長著一雙粗糙的大手,可是卻非常心靈手巧,也喜歡動腦搞發明。他們通過長時間生產勞動,自己創造的小型機械化設備,比發達國家製造的還要先進適用。如果這樣的人能帶個好頭,一切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充分利用這些民間能工巧匠,就能帶動地方克服困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

你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只有變廢為寶才是正途啊!發掘農村裡的這些能人不難,他們都有個特點,大多數人不太貪財,喜歡勞動中尋找樂趣,愛琢磨製造一些機械代替手工活。然後利用他們來改變現實難題,就能帶動起那些整天牢騷滿腹,蠻橫無理的人,做個文明人,學會靠多動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變廢為寶才是正途

你還在為處理玉米秸稈發愁嗎?這裡有幾個建議,變廢為寶才是正途啊!可以學會利用堆漚的方式,製造成農家肥。也許還有好多的方法可以使玉米秸稈變廢為寶,但是這真的需要散落在農村的瑰寶,讓那些能工巧匠們都出來解決問題。因為因為只有他們的行動,解決的難題才會十全十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