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成為長者的依靠,我們一直在路上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有過很多與生存脫節的愛好,比方說彈吉他、跳舞、寫詩、作畫等。礙於很多原因,不得不將它們暫時擱置,覺得自己以後有時間了再去觸碰。直到那把木吉他落滿灰塵,那根畫筆裂出無數縫隙,等到真正有時間時忽然發現,自己已經老了。

算了吧,都這個歲數了,學這些還有什麼用?

那些愛好,一擱便是幾十年。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圖片來源-pixabay

近日,一條微博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新民晚報新民網發佈了一條《退休後學鋼琴,83歲奶奶書展“豁出去”表演》的微博:一位83歲的老奶奶在上海書展展區看到了鋼琴, 於是她鼓起勇氣,當眾彈了一首車爾尼299。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往來紛紛側目,在驚詫於老奶奶優異的技藝同時,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位老奶奶是在60歲退休以後,才學的鋼琴。

記者追根溯源後發現,老奶奶因為父母之命,割捨了對音樂的喜愛走向從醫的道路,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她始終對音樂念念不忘。

“我是學醫的,高中畢業的時候,家裡執意讓我學醫,於是我就去醫學院了,我也感到蠻遺憾的。”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可想而知,在老奶奶年輕的那個年代,大家的觀念還沒有像現在這麼開放,長期掙扎在溫飽線上,總認為從事一個傳統、正規的行業更為靠譜。為了生活,或者說為了生存,那一代人普遍放棄了愛好與夢想,選擇了一份“父母覺得靠譜”的工作。

問一問身邊的老人便會發現,那些遺憾,屢見不鮮。

“這是我一生當中沒有完成的任務,我最喜歡的是鋼琴和吉他,我都在退休以後學的。”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60歲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個讓人學會釋然的年紀。對生活釋然,對夢想釋然。年輕時分擔家裡的壓力,成家時承擔家庭的責任,到老的時候,更多的精力便聚焦在下一代的身上。可以說這一代人,窮極一生,都在為別人而活。

60歲,行動變得遲緩,記憶變得模糊,想要從頭學習一項技能,是一種很大的困難。

連學習智能手機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何談鋼琴這種難度係數極高的樂器?

“困難當然有很多,但是這個困難對我來說,是一種快樂。”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為了這份快樂,老奶奶經常“冷落”老伴,被打擾時還會很不愉快。這份執著的背後可能沒有太多理由,也沒有太大的用處,但這不僅充實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中,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晚年綻放出人生應有的精彩,去致敬自己無悔的一生。

看完老奶奶的事蹟,我想起了年初時在環球網上看過的一篇報道《84歲老人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現年84歲的林寶山爺爺在退休以後翻譯了三本小說並出版,他會在地鐵口售賣自己的作品,只是希望它們能夠被更多人知曉,而不是靜靜地躺在圖書館。除了出書、賣書,他還喜歡一個人到處去旅行,說走就走,想停就停。

對於這些積極向上的老人,他們活出了自我,活出了自在,年齡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數字。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人事蹟。

美國的“摩西奶奶”大器晚成,晚年才發現自己有著驚人的藝術天份,於是在75歲以後才開始作畫,於80歲舉行了首次個人畫展,最終成為了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

如何將自己的晚年生活,過的猶如這些灑脫的長者一般呢?

年老體衰的日子,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人生階段,隨著國際老齡化問題的蒞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如何精彩的度過晚年生活。

有的人將晚年過成了一地雞毛,有的人卻活得鳥語花香。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羅素在《論老之將至》中給出了一個安度晚年的方法:致力於自己感興趣的事,同時避免過分沉湎於往事,避免依戀年輕人,不去懼怕死亡。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圖片來源-pixabay

而這句話總結下來會發現,只要沉浸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你會沒有時間沉湎往事,何止避免了依戀年輕人 ?有時還會出現上文中老奶奶所提及的“冷落”現象。因心中有夢,有計劃,也就忘記了死亡的可怕。

所以,想要豐富晚年生活,培養愛好,擴大自己的興趣範圍極為重要。

No.1

面對心中的詩與遠方

現在國家非常重視老年人的生活,不僅開設了老年大學,所教授的課程也是繽紛多彩。琴棋書畫、園藝廚藝、文學詩詞、手工剪紙、太極拳、健身舞蹈等應有盡有,只有想不到,沒有學不到。釋放出心中的詩與遠方,讓生活多元化。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No.2

融入新的圈子,保持好奇心

老年人的時間很多,不妨在這自由的時光中,融入一些志同道合的集體當中,開始一段新的生活。這裡有新的面孔,新的社交,新的話題。每天接觸這些新鮮的事物,會讓你忘掉所有煩惱,二次觸發你對世界的好奇心。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No.3

調整心態,計劃未來

多數長者喜歡沉湎過往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自以為沒有什麼未來了。心理學家稱之為“迴歸心理”。

培根說過,做人有計劃,人生有方向。長者們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老了,不等於沒有未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放下“倚老”的執念,抽離出“過去”的生活,去試著計劃自己的未來。晚年生活的美好,全在於你提前的意識和規劃。

無論什麼年紀,人都應該向前看。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現在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

“算了吧,都這個歲數了,學這些還有什麼用?”

有用,它們會告訴你:你還沒老。

退休以後,才是精彩人生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