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稱,新一輪抗議浪潮將可能襲擊中東和北非地區


分析師稱,新一輪抗議浪潮將可能襲擊中東和北非地區

解除封鎖後,新的抗議浪潮將襲擊中東和北非(MENA)地區,全球冠狀病毒大流行得到控制。

對於該地區的許多政權而言,COVID-19的 傳播 在某種程度上是變相的祝福。 抗議活動在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和黎巴嫩停止。但是,隨著政府努力應對經濟崩潰,失業和公眾憤怒情緒上升,該病毒的影響可能會加劇該地區的不穩定。

Chatham House中東項目負責人Lina Khatib表示:“冠狀病毒暴露了該地區社會安全網絡系統的脆弱性,”“ Covid-19推遲了不可避免的動盪。”

她的言論加劇了《金融時報》 對中東和北非地區即將發生的動盪的猜測 ,許多人說,這一動亂從2011年起義中幾乎沒有恢復,後者被人們稱為“ 阿拉伯之春 ”。

由於政府缺乏合法性,動盪的人口,高青年人口和猖ramp的失業,該地區已經處於嚴重的壓力之下。他們缺乏提供富裕國家能夠通過以支持企業和保護工作為目的的大規模救援方案來應對這種病毒的財政資源,這將使它們的地位更加難以維持。

據說人們與政權之間的信任度很低,但是在大流行蔓延期間採取的威權措施 加劇了這一地方性問題。與政府對大流行病的處理相矛盾的新聞機構的關閉和外國記者的驅逐被認為是加劇不信任的兩種方式。

在像阿爾及利亞這樣的州,激進主義者甚至指責當局通過鎮壓政治對手並拘留反對派政客和記者來利用危機。

像伊拉克這樣的國家遭受了冠狀病毒傳播和全球石油市場崩潰的雙重打擊, 這是全球供應量大幅下降以及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價格戰所致。

巴格達不太可能支付多達一半的公共部門員工,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僱主,而另一個受到石油價格暴跌影響的國家阿爾及利亞則將國家支出削減了30%。

嚴重依賴旅遊業的國家也受到重創。埃及,約旦,突尼斯和摩洛哥在過去幾個月中已完全凍結了這一關鍵部門。隨著收入的急劇下降,作為該地區許多國家主要收入來源的匯款已經枯竭。黎巴嫩是因經濟崩潰而處於轉折點的國家之一,將面臨重大挑戰。

本週末, 隨著公眾對該國經濟危機的憤怒加劇,週末分別發生襲擊,南部的兩家銀行和黎巴嫩北部的兩家銀行遭到 破壞。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 報道,真正的考驗 將在大流行開始緩解並真正感受到全球危機的經濟後果之後,尤其是對該地區最脆弱的國家而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