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考面試模擬題:智能時代 為老人多一分守護

【熱點背景】

如果12小時內用水量低於0.01立方米,系統將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或社區志願者會立刻上門探視。上海市長寧區J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網友紛紛點贊。

“非常有安全感”,獨居老人最怕“一旦有閃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智能水錶根據用水量預警,既不影響老人日常生活,又能及時發現險情,著實是“妙招”,更是貼心之舉。據悉,這只是上海推行的智慧養老試點項目之一,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器同樣成為不少獨居老人的“守護人”。

【模擬習題】

某市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當12小時內用水量低於0.01立方米,系統將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或社區志願者會立刻上門探視,網友紛紛點贊。除此之外,智慧養老試點項目中還包含了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器等,成為不少獨居老人的“守護人”,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2021公考面試模擬題:智能時代 為老人多一分守護

【參考答案】

智能水錶以及一系列智慧養老模式的背後是通過智慧化手段推進養老進步的表現。這是社會養老中的溫暖,讓老人在智能時代不是被社會拋棄,而是被社會用新的方式守護。

當前,老齡化社會問題越發凸顯。一方面,現行社會模式下家庭養老壓力大,獨居老人、孤寡老人的居家生活難題頻頻引發社會探討。另一方面,隨著社會逐步智能化,很多老年人生活中又有了新的困擾。例如,疫情期間老人不會操作健康碼、生活中不會操作智能手機、不會線上支付等等,生活十分不便。社區通過智能水錶觀察老人生活的方式,首先,關注到了老年人的生活需要。通過上門探視能夠及時給老人提供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及家人更加心安。其次,讓養老服務更加快捷和便捷。利用智慧化手段進行自動檢測、自動報警,讓養老服務更加高效及時,讓老年人生活更有保障。再次,利於形成智慧養老產業鏈。在創新服務的過程中,會衍生出更多智慧養老產品,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最後,體現了社區服務中的精細化。細微之處見溫暖,社區的養老服務創新給予老年人的不僅是服務,更是守護,也起到了示範性作用。

但是,在利用智能化養老的過程中往往也會有一些挑戰。比如,智慧化設備的價格基礎導致推廣難、智慧化手段對個人隱私保護的問題、老年人在運用設備過程中的操作難、甚至是如何保障智慧化模式下配套服務完善等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克服的地方。

智慧養老是一個新模式、好模式,在努力創新的過程中,更要注重把智慧養老模式以務實的方式落在老年人生活中。一是要將智慧養老模式做精做細。精在精準服務,充分做好社區調研瞭解群眾需求,讓服務與需求相匹配。細在細節把控,包括智慧化設備的更新維護、項目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如何使用好智慧化設備的宣傳講解等相結合。二是要將智慧養老與傳統養老相結合。當前,大部分社區都是以“居家養老為主”,而智慧化設備也存在靈活性不足的特點。所以在利用智慧化設備時,傳統的服務模式不能斷。仍然需要保持社區工作人員與獨居老人的對接幫扶,不定期上門關懷。三是要鼓勵發展智慧養老模式。一方面鼓勵社區創新相應的養老模式。另一方面鼓勵企業將智能家居結合到養老服務中,形成養老智能服務的產業鏈。努力破解老年人生活中的難題,讓智慧化設備更好地守護老年人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