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旱還是澇?專家說出預測,農民朋友們最好早作準備

6月開始,全國正式進入汛期

,降雨開始增多。

農民就是看天吃飯,天氣對農業的影響太大了,2019年下半年長時間重旱,農作物長不起來,農民收入銳減。那麼今年天氣是旱還是澇呢?

專家分析和預測,2020年中國農業氣象年總體偏差較大,北方降水偏多,南方降水偏少。汛期暴雨較多,區域性和階段性旱澇災害並存,農業防災減災任務繁重。預計2020年我國旱澇並存,北方旱情總體較輕,南方旱情比常年嚴重。

2020年是旱還是澇?專家說出預測,農民朋友們最好早作準備

從氣象年景的預測來看,1-2月份雨水較多,3-5月份北方雨水較多,預計2020年北方總體沒有旱情,南方地區的乾旱或要超過往年,部分地區可能會有洪災,對農業有不利的發展。

今冬華南地區的降水並不是太多,氣溫要更高一些,廣東地區降水量少5-9成,部分地區有乾旱。

春季,華南和江南中東部的雨水量不多,華南的早稻播種或許會出現影響。夏季,華南西、江南會出現高溫少雨天氣,水稻的生長會受到影響。

2020年是旱還是澇?專家說出預測,農民朋友們最好早作準備

2019年12月,北方冬麥區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1~2℃,大部墒情適宜,水熱條件利於小麥冬前分櫱和安全越冬。預計冬季中後期(2020年1月至2月,下同),北方冬麥區氣溫偏高,華北大部偏高1~2℃。

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華北中東部和山東半島等地偏多2~5成,利於小麥安全越冬。春季(3月至5月,下同),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總體利於冬小麥生長髮育和產量形成。華北東部、黃淮大部小麥灌漿期可能出現“乾熱風”。

夏季(6月至8月,下同),華北南部、黃淮等地降水偏多,黃河下游、淮河流域可能發生較重洪澇災害。

2020年是旱還是澇?專家說出預測,農民朋友們最好早作準備

未來關於農業的發展方向

藉助互聯網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互聯網加農業的新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了歷史的選擇。網絡是農產品加工的好助推器,農產品加工必須依靠網絡核裂變渠道破壞傳統的營銷渠道。

互聯網在農產品加工業中有三大應用:

追蹤系統:利用網絡製作的農產品追蹤系統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

技術升級:農業生產階段通過網絡技術提高栽培、繁殖的效率,在成本上占主導地位;

渠道:電商、微商、零售商都是農產品通過網絡開拓的新營銷渠道。

歡迎農民朋友分享自己的心得和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