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有多少人還記得,青少年的校園生活,

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有多少人看得懂,學生時代的青春,

到底用什麼來定義?

看過很多校園電影 都沒有共鳴,因為缺兩個字:真實。

《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01

這部電影上映便大爆,就是贏在“真實”二字。

首先,它展現了一個典型的高三生活。

早課前,人潮湧動。

幾千名學生同時湧入教學樓。

黑壓壓的腦袋之間,

高考倒計時的大屏幕若隱若現。

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

學習,是你人生上行的唯一途徑。

教室裡,晨讀聲一片。

唐詩宋詞、英文單詞、押題範文...

桌面上摞放凌亂的書本作業,

學生臉上旺盛分泌的油脂,

篤定又不安、稚嫩夾雜著早熟的眼神,

一瞬間把我拉回了「毛坦廠紀實」。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表面上,每個學生都是一樣的。

整齊劃一的備戰高考,沒有時間嬉戲打鬧。

可外在的井然有序,必然存在行為上的失序。

這種失序的越軌行為,就是——

校園暴力。

02

周冬雨飾演的陳念,

便是校園暴力受害者。

在學校,她一心放在學業上。

成績優異,從不惹事,典型的好學生。

可為什麼還是被人欺負?

因為一個舉動。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有一天,她的同學胡小蝶跳樓自殺。

“嘭”的一聲,打破了教室和班級微信群的安靜。

“大家快看啊,有人跳樓了,就在操場。”

隨後人群匯聚,手機快門聲不斷。

同學們用看熱鬧的心態,圍觀了一場悲劇。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只有陳念默默走上前,

用校服蓋住了胡小蝶最後的樣子。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你沒有猜錯,

胡小蝶曾經也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

她的座椅被人倒過紅色墨汁,

在廁所被人拿用過的廁紙扔了滿臉。

沒有人幫她,沒有人站出來為她說話,

她不堪重負,縱身一躍。

就這樣,陳唸對胡小蝶的同情,

讓她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她被人堵在回家的路上拳打腳踢,

上排球課被同學集體孤立,

下樓被狠狠推下臺階,

被剪光了頭髮,

被拍裸照。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這些劇情,讓觀眾在如鯁在喉的同時,

愈發覺得不可思議。

如此粗暴細碎的欺凌行為,

真的會存在於我們的現實校園中嗎?

03

戲劇來源於生活,

現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校園暴力現象,

像毛細血管那樣,滲透在每個學生的身邊。

它絕對不是同學間的“開玩笑”。

而是赤裸裸的打罵和攻擊。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施暴者不分男女,連扇幾十個耳光也是有的。

受害者身心會遭受巨大的凌辱和傷害。

圍觀者也是加害者的一部分,

因為他們縱容了這種惡。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它不是“小孩子下手沒輕重”,

而是有些人生性本惡,

根本不考慮會給人的未來造成什麼後果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一名初中男孩被人堵在廁所裡,

施暴者逼他吃糞便。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看到這,或許很多人會問:

“被欺負到這個份上了,

學校老師、孩子家長不管嗎?

他們怎麼這麼慫,不會自己反抗嗎?”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不是不管,而是無法根治。

電影裡有這樣一個情節:

胡小蝶跳樓後,學校馬上在走廊加了圍欄。

老師會找陳念談心,“如果有人欺負你馬上和我說。”

也會在班級裡不斷強調紀律。

可這樣做,似乎難以阻止暴力。

因為不堪欺辱,陳念選擇了報警。

警察也使出渾身解數,企圖杜絕這類事件。

警官鄭易發現了間接導致胡小蝶自殺的同學。

學校也嚴懲了學生,勒令退學。

可深入調查後,他才發現校園暴力這件事,

根本沒想象中那麼簡單。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比如,施暴者的肆無忌憚,

多半來源於家庭教育的缺位。

面對警察問詢,家長會大言不慚地說:

“是不是她(胡小蝶)的家教不好?

導致承受不了太大的壓力,

同學間嬉笑打罵幾句,就受不了自殺了。”

表面上暗諷受害者“玻璃心”。

實際上在推脫自己沒有履行父母教育的責任。

另一方面,旁觀學生大多在看戲。

當大家保持沉默,甚至添亂起鬨時,

也在無形中加入了這場欺凌。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校園暴力,並不是鐵板一塊,非黑即白。

而是一股縱橫交錯的力量。

每個人都可能是施暴者,

或多或少,助長了這種行為。

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04

那麼,校園暴力受害者,

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一開始,陳念選擇了隱忍。

“再熬一個月,高考完就離開這裡。”

面對暴力,她看似被欺辱、不抗爭,

可骨子裡藏著倔強。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深陷泥潭中,人為什麼倔強?

她成績好,可以考北京的大學。

走出去,就再也不回來了。

這是陳唸的希望,她一直鼓勵自己: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總要有人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一個人選擇忍下去,何其艱難。

好在陰差陽錯間,她遇到了小北(易烊千璽飾演)。

小北是行走社會的混混。

沒上過幾年學,舉手投足充滿江湖氣。

可就是這個小混混,成了陳唸的保護傘。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每天上學和放學,

陳念走在前,小北跟在後。

小北的守護,讓陳念安心度過了一段時間。

陳唸的上進,也讓小北明白要去大城市打拼,

才能擺脫現狀,出人頭地。

他們就像在叢林法則裡鎩羽而歸的動物,

彼此抱團取暖,互相舔舐傷口,

然後繼續相伴前行。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他們約定: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雖然有些中二,卻是屬於兩個少年的契約。

只可惜,企圖用一己之力,

去打破施暴者的惡意和圍觀者的冷漠,

實在太難了。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05

電影之外,人生百態。

那些現實中經歷過欺凌的孩子,

後來怎麼樣了?

有的人像陳念那樣默默堅持著,

熬過來了,開啟了自己的生活。

他們不願提起往事,因為傷疤永遠不會癒合。

只會選擇性遺忘,一句話概括——

“不是原諒,而是算了。”

有的孩子則沒能堅持下來,

離開了這個世界。

就像被稱為玫瑰少年的葉永志,

是一名有禮貌很貼心的孩子。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因為喜歡女孩子的物件,他被人罵“娘娘腔”。

他不敢課間上廁所,因為會被扒下褲子檢查。

於是只能憋尿,等上課時舉手請假去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而這,也是釀成悲劇的主因。

有一次,葉永志獨自上廁所。

他不慎跌倒,腦部遭遇重創,最終因搶救無效離世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校園暴力,絕不是簡單的拳打腳踢。

還包括群體冷暴力:

你被所有人孤立了,沒有人和你講話,

沒有人借你文具,沒有人和你一個小組。

試想一下,本來無憂無慮的學生時光,

卻要活在這種令人致鬱的氛圍中,

該是多麼煎熬?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06

很多人以為,校園暴力離我們很遙遠。

其實不是這樣的。

你之所以看不到「它」。

是因為曾經的施暴者,

如今未必能意識到自己真的錯了。

哪怕良心發現了,可為了一己聲譽。

他們還是會選擇沉默。

也因為曾經的受害者,他們的尊嚴被凌辱和踐踏。

於是再也不想回憶起來。

沒有人願意揭開那道傷疤,再痛一次。

更別提那些已經離開世界的人。

他們再也沒有為自己聲討正義的機會了。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為了有效解決「校園暴力」事件。

2018年,國務院印發了——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

中小學生欺凌防止落實年行動的通知》。

各地政府相繼出臺治理校園欺凌的地方性法規。

每個人、組織、機構,

都想讓我們的孩子更快樂地成長。

而恰恰是這部電影,

讓我看到了國產青春題材的曙光。

青春,不止馬卡龍色系的男女情愛故事。

還有現實校園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和遭遇。

在我的認知裡:

易烊千璽是流量明星,周冬雨是當紅小花,

他們都應有偶像包袱,很怕顏值形象損壞。

可是影片中,有一場互相剃光頭髮的戲。

不像一般影片那樣,做做樣子,戴上道具頭套。

他們是真刀真槍地剪,沒有任何糾結和猶豫。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為了相互鼓勵,

電影主創也紛紛剪短了頭髮,

才有了這張照片。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正是這種創作的使命和信念,

讓我看到了它的可貴性。

出色的鏡頭和剪輯,引人入勝的配樂。

真情實感的演技,現實題材的厚重。

這些加在一起,

才能讓更多人靜下心看了一部電影。

沒有出戏,也沒有槽點。

讓我們在2個小時的共情中,

開始瞭解「校園暴力」這個話題。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希望有一天,

人們開始有意識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不要欺負同學,更要保護自己。

更讓我們的社會愈發關注這個現象和青少年群體。

這就是電影存在的意義。

它不止提供審美價值,更是一種人文關懷。

人類的悲歡雖不相通,但我們卻要溫暖相擁。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想起電影中這句話,如此溫暖而有力。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少年的你》:不是每個女孩,都能遇到易烊千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