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地方經濟“戰疫力”:雲南GDP總量首超重慶,廣東貴州抗壓能力強

作者丨李果

從GDP總量排名看,前四位依次為廣東、江蘇、河南、四川。雲南省超越重慶市,排名從2019年一季度的第14位上升到第13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李果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國進入復工復產階段,3月是關鍵的一月。一季度經濟出現了V字型走勢,即在經歷了1-2月的工業停工停產、商貿旅遊業暫停後,3月開始復甦,部分地區經濟數據較1-2月出現了較大的反彈。

截至4月23日,全國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佈了一季度經濟數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通過多維度的數據比較和分析,尋找地方經濟透露出的積極信號,並以此窺見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機遇。

一季度地方經濟“戰疫力”:雲南GDP總量首超重慶,廣東貴州抗壓能力強

我們認為,雖然一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標和上年同期相比收窄,但經濟運行逐步向常態恢復。如果從3月份的數據觀察,這種積極因素和向好的勢頭體現得更加明顯。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充分顯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力。

3月以來,大部分地區的經濟都出現反彈,三次產業降幅收窄,廣東、江蘇、湖南等地的經濟復甦特點突出;西部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的經濟增速變化幅度相對較小,如新疆、寧夏、甘肅等;而部分東部地區經濟增速降幅較大;儘管消費行業總體下挫,但互聯網消費發展迅速,這成為了疫情之下,部分地區的消費產業最大亮點;而作為經濟發展新動力之一的新興工業,受疫情影響較小,成為了不少地區推動經濟增速復甦的關鍵。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主要集中爆發在春節期間,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主要在一季度顯現,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運行加快恢復,但考慮海外疫情形勢,外需成為未來經濟的最大不確定性。

重工業佔比高地區受影響大

上述已公佈數據的25個地區與2019年一季度GDP總量排名相比,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今年一季度有4個地區的GDP總量突破萬億,分別是廣東、江蘇、河南和四川,較去年同期減少1個地區,即湖北省。

從GDP總量排名看,排名靠前和排名靠後的省份,其位次並未發生變化。前四位依次為廣東、江蘇、河南、四川;21-25位的地區依次是吉林、甘肅、海南、寧夏、青海。

2019年一季度排名第五位的湖北省,在2020年一季度的排名中為第10位。

雲南省超越重慶市,排名從2019年一季度的第14位上升到第13位,重慶市則下降一位。

山西和貴州的排名亦發生替換。貴州在2020年一季度排名上升到第16位,山西排名17位。新疆也超越天津在25個地區中排名19,天津則下滑到第20位。

綜合觀察,重工業城市受影響較大,尤其是汽車、石化產業佔比較大的地區。

一季度,重慶經濟總量被雲南超越,在25個地區中排名第14位。重慶一季度GDP增速從2019年一季度的6%,變為2020年同期的-6.5%。其中第二產業的下降比重最大,為-11%。

而儘管2020年一季度的重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1-2月收窄13.4個百分點,為25個地區中收窄幅度最大的地區之一,但增速依然下滑10.6%。主要原因在於重慶工業支柱的八大產業,汽車、摩托車、電子、裝備、醫藥、材料、消費品、能源工業在一季度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但從總體情況看,重慶經濟的“韌性”與“新動能”仍在不斷聚集,如高技術新興產品增勢良好,集成電路、智能手錶、液晶顯示屏、半導體分立器產量分別增長4.3倍、2.5倍、36.3%和10.8%。而隨著重慶近年來持續對汽車工業進行調整,重慶亦有望在未來加速實現經濟的復甦。

一季度,天津的GDP增速僅次於湖北,列25個地區的倒數第二位,與2019年同期相比,其增速排名未發生變化,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認為,這表明天津的經濟競爭力依然在培育過程中。

天津的工業結構中,石化和汽車工業佔比較大,而上述產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產業之一。天津涉及上述產業的相關行業均出現下行,進而拖累全市經濟增速,影響程度與其他地區相比更加顯著。

但積極的因素是,作為京津冀城市群的組成部分,天津在5G、特高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方面投資力度較大,未來有望成為經濟復甦與發展的新增長點。

一季度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14.7%,且較1-2月的收窄幅度僅1.5個百分點。在公佈了工業增加值具體數據的14個地區中,其收窄幅度僅高於湖北(一季度較1-2月收窄0.2%)。

北京四大支柱行業在3月份的增速降幅收窄幅度不大,是影響總體增速降幅較大的主要原因。

不過,利好的消息是,4月後,北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基本實現全面復工。且代表著北京工業經濟新動能的高精尖領域加快復甦。

廣東貴州抗壓能力凸顯

隨著疫情在3月得到控制,當月全國各個地區的工業經濟較1-2月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部分地區的降幅收窄勢頭明顯。用電量是工業經濟發展情況的先行指標。3月,部分地區的工業用電量開始出現明顯的增長。

如3月上海市用電量降幅比2月份收窄5.7個百分點。同期,湖南規模工業用電量降幅較1-2月收窄3.9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經濟擁有較強的內生動力和自我修復能力。

一些工業大省,在此前幾年已經開始了轉型升級,傳統工業走上智能製造之路,新興產業亦獲得迅速發展。即使在疫情這樣的突發情況下,地方產業凸顯較強的抗壓能力。

在疫情之下,廣東省展現了較強的經濟“戰疫力”。

從GDP總量來看,廣東儘管一季度增速下滑6.7%,但總量依然排名25個地區首位。

作為工業強省,廣東持續推進“數字經濟產業創新集聚、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數字灣區建設”等七大重點工程,在2020年一季度廣東省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滑15.1%的背景下,3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大幅增長135.1%。而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同比僅下降3.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智能手機、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均為兩位數增長。

不同地區因產業結構不同,展現出經濟不同的“戰疫力”。

貴州在25個地區中GDP增速表現最穩定,其增速保持了第二的位置。其中一個原因,來自支撐貴州工業經濟的菸酒行業。一季度菸草行業拉動貴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9個百分點;酒製造業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9個百分點。這也使得貴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19年同期僅下降1.9%。第二個方面,是貴州工業主要處於產業鏈上游,一旦疫情獲得控制,需求端開始復甦,使得貴州工業得以率先啟動。

陝西省則依靠能源工業投資支撐有力。作為工業支柱產業,能源工業投資由1-2月的下降36.3%轉為一季度增長5.3%,增速提高41.6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逆勢增長。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1%,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91.5%,三星12英寸閃存芯片二期、美光半導體、比亞迪高端智能終端產業園等項目進展快。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儘管目前全國多個地方的工業復甦跡象良好,但目前還需高度重視國外疫情蔓延對相關產業鏈的不利影響,積極應對部分對外依存度較高行業供應鏈上可能出現的短缺現象,如電子元器件、機電產品等,以確保產業供應鏈的穩定運行。

地方密集出臺刺激措施

促進復工復產、刺激消費的政策出臺,也進一步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復甦。

湖南省在一季度的經濟表現較好,GDP增速僅下滑1.9%,與貴州同處25個地區的增速第二位。作為與湖北省毗鄰的省份,湖南省的表現凸顯出地方在疫情防控中的良好成效外,亦是經濟“韌性”的外在表現。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湖南在刺激消費方面的政策亦可圈可點。如3月後,湖南省圍繞新興消費和其他重點消費領域,推進重啟文旅消費行動、發展健康消費行動、升級信息消費行動、鼓勵家居消費行動、促進汽車消費升級行動等“五個行動”,推動當地消費市場“回暖”,一季度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較1-2月收窄1.9個百分點,總量為3320.9億元。

作為中西部外貿進出口總值最高的地區,外貿一直是四川省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面對疫情,四川省在2月出臺政策,從支持企業降低物流成本、優先支持關鍵崗位人員返崗、建立進出口綠色通道等多方面進行明確規定。在政策加持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四川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590.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7%,成為全國外貿總值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

在貴州工業企業構成中,95%以上都是中小微企業,存在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等特點。為此,貴州省在3月後相繼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15條、支持服務業市場主體17條、金融業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20條等一系列舉措,涵蓋生產經營、勞務用工、融資服務、稅收減免等方面,為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恢復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上述政策推動下,一季度末,貴州19個工業行業中10個行業呈正增長態勢,其中食品製造、酒、煙、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和鐵路船舶製造等6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作為旅遊大省,海南積極為“旅遊重啟”做好政策支持方面的準備。如先後出臺《海南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海南旅遊企業共渡難關六條措施》《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等相關政策,以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旅遊業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一季度,海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較1-2月收窄1.7%。其中,3月份海南免稅品零售環比大幅回升,離島免稅品零售額9.32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月均銷售水平,較2月份增長92.6%。與此同時,旅遊消費逐步回暖。

總體而言,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正在改變。疫情儘管在短期內影響了經濟發展的速度,但也使得新經濟、新消費等產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地方經濟在一季度所凸顯出的韌性,也成為中國經濟不斷前進的重要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