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特輯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誰在影響世界?

中國是製造業第一大國,這毋庸置疑。

4.26特輯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誰在影響世界?

“Made in China”曾經被拿來嘲諷國產貨,在國外也受盡委屈。現如今,中國製造依然蓬勃發展,曾經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美國人最常用的物品其實都有中國產品,比如一些洗漱用品,洗髮露和毛巾牙刷等,還有就是電子產品,鼠標鍵盤等等。而華為、格力、海爾、聯想等國產品牌在國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4.26特輯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誰在影響世界?

作為“基建狂魔”,中國製造的影響力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中國修建了許許多多的橋樑,諸如跨海大橋、海河大橋等等。中國修橋拿第一全部不在話下,公路橋加鐵路橋一共有100多萬座,修建的橋樑有長度第一、難度第一,就連海外援外項目,中國製造也在發揮著力量。

4.26特輯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誰在影響世界?

里約奧運所用的地鐵列車全部都是我們中國製造,它們不僅僅給觀眾帶來了一個好的體驗,同時也有助於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減少環境汙染。

4.26特輯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誰在影響世界?

中國製造走上了正軌,隨著數字化社會的推進,中國的技術也在走向精品路線。而“中國智造”應運而生,傳統行業遇上互聯網,碰撞出來的火花開始燃起民族品牌的熱情。

智造未來,馬不停蹄

華泰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新聞紙年產能達200萬噸,曾有數據統計全國三分之一的新聞紙都來自華泰。面對突如其來的寒冬,華泰集團大力改革,淘汰落後產能、擴大創新智能化生產、注重綠色環保,更是利用時下大熱的“網購盛宴”,緊扣“互聯網+”概念,讓造紙包裝行業成為了電商井噴的最大贏家之一:需求旺盛的包裝紙箱,讓山東華泰這個全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企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山東智造”之路。

走進華泰集團造紙生產車間內,成排的紙卷正在生產線上排著隊,一旁的產品打包區內,幾臺巨大的包裝機器人正揮舞著手臂,將一個個重達1噸的紙卷打包、入庫。在產品展示臺前,小米手機的包裝盒、EMS經典的藍色快遞信封也在展覽之列。華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書記李建華告訴記者,這些產品使用的包裝紙都是“華泰造”。小小一張包裝紙,正是華泰集團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化解過剩產能、尋求多元化轉型的縮影。

李建華說,互聯網+給傳統產業帶來了新發展,但華泰不會被眼前的利益矇住眼睛,在質量、創新、環保等問題上會進行深入思考,用“工匠精神”打磨製造業,真正把“山東製造”打造成“山東智造”。

4.26特輯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誰在影響世界?

隨著智能製造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模式的不斷創新,還將孕育和催生一批新興產業,例如:光電子及功率電子產業,傳感元件及傳感器產業,RFID產業,智能儀表產業,智能控制系統產業,先進測試和檢測儀器產業,工業機器人產業,機器視覺產業,激光器及激光加工產業,現代物流裝備產業等等。

構建未來工廠,中國正在大步邁進綠色產業的“孵化之路”,而綠色未來從來都不是中國獨自在行走,而是跟世界各國共同築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4.26特輯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誰在影響世界?

綠色未來—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爆發,一個國家是否真正的強大,在災難面前就一目瞭然。經過幾個月大規模的“抗疫、防疫”,目前已基本阻斷國內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在中國抗疫期間,遠親近鄰齊上陣,包括俄羅斯在內的70多個國家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戰“疫”的勝利為世界各國戰勝疫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強大的信心,為他們送上一份“作業模板”。此外,中國承擔起築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向世界各國輸送援助物資,更是派出多個醫療隊及大量物資到疫情較重的國家,打響一省援助一個國家的戰疫。

國際社會格局在逐漸變化,但不變的是全球未來終將走向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在災難面前,沒有一個國家是可以安然無恙,袖手旁觀的。

在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的當今社會,“命運共同體”的影響就更加巨大,中國知識產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內到外的艱苦歷程,不僅要迎來國內外大量知識產權申請的壓力,還要不斷完善國內相關法律規定。乃至今日,我們把目光放在了探索平衡而強大的IP系統如何支持與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並存的綠色經濟發展,向著提升綠色信譽的目標出發。

4.26特輯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 誰在影響世界?

4.26世界知識產權日

“為綠色未來而創新”

每年的4月26日,我們都會慶祝世界知識產權日,以普及知識產權在國際社會中無法忽視的存在與作用,鼓勵創新創造,塑造低碳未來。

知產變資產,價值變增值,從觀察者到創造者,主角從來都是我們。

知墨墨邀你一起助力知識產權,呼籲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