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五歲了,經常為家庭瑣事吵架,怎麼溝通更好?

兒子五歲了,經常為家庭瑣事吵架,怎麼溝通更好?

昨天看到一個帖子說:兒子5歲了,好幾次喊他收玩具,他都大發脾氣,和我吵架,說長大了要弄死我,怎麼辦?

下面一大片評論說:打,打,打,每位家長都提出打這個方法,並把自己打孩子的經歷寫得非常詳細。

遇到這種類似的情況,相信不少父母也一定經歷過。自己苦口婆心的要求孩子做什麼,可是孩子非要一意孤行,冥頑不靈。最後只能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

  實際上,孩子們之所以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未必是這個事情他真的那麼在意那麼想做。很多時候是因為他想挑戰父母的權力和底線。

  1、從小被打皮了的孩子

越長大就會越難管

孩子大了,很自然的就會對父母強制性的要求有所知覺和反抗。媽媽要他睡覺,他就偏不,並且很享受拒絕父母,看著父母妥協而得到的滿足感。

  這種情況下,我們大人越要求他,他就越鬥志昂揚,孩子們會覺得如果順從了父母,就是屈服於比自己大的權力了,自己就被控制和打敗了。這種感覺會讓孩子們很不安。

  表面上看,父母打了孩子,是樹立了自己的權威。但實際上,孩子卻會因為自己成功的激怒了父母,而感到勝利。在他的心裡,父母變成了有力氣沒辦法,除了打罵,對他束手無策,惱羞成怒的無能之輩。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孩子青春期以後會特別叛逆,那時候他就知道,自己也有力氣了,自己可以跟父母對著打、對著幹了。這種從小被打皮了的孩子,越長大就會越難管。

2  父母對孩子犯錯的態度

  決定了孩子性格的走向

  有一次坐高鐵,旁邊座位是一對父子,孩子看起來也就是4、5歲的樣子。

  上車以後不久,父親就開始拿出手機來玩遊戲。孩子有些無聊,就東看看西看看。再後來,孩子開始踢前面位子的座椅。

  前面的乘客是個年輕姑娘,站起來回頭看了看沒說什麼。孩子父親批評孩子,說你老實點坐著,不許踢椅子,聽到沒有。

  孩子點了點頭,可是沒一會他又接著踢椅子。前面姑娘轉身說了句:“大人能不能管一管啊。”

  孩子爸爸忙賠禮道歉,接著對孩子吼,“你總踢椅子幹嘛呀,你再這樣我打你了啊。”

  孩子老實了一會,又開始踢座椅。爸爸也沒食言,果然拍了孩子大腿一巴掌,把孩子打得憋著眼淚,馬上要哭出來。還聽到旁邊有旅客小聲說:“熊孩子,有時候就該教訓教訓。”

  孩子在公共場所這樣做,肯定會影響到他人,也肯定是非常不妥,應該被管教的。父親打了孩子這一巴掌,看起來也讓孩子安分了不少。但是,很明顯,孩子踢椅子不是“無緣無故”的,他就是在用這種方式,把爸爸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來。

坐車對多數孩子來說,都是一件沒那麼有趣的事情。這位父親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也沒有給孩子提供一些書籍、玩具、零食等打發無聊的東西,自己就自顧自玩起手機遊戲,孩子很自然的就會通過各種舉動來尋求關注。

  踢椅子就是他在反覆的確認,父親是否在在意自己。他表現出來的潛臺詞是“我踢椅子的時候,你知道我的存在”,“快看我,別玩遊戲了,關注我”。在孩子的世界裡,他最害怕的是被忽視和遺忘。他寧可做過“壞孩子”“熊孩子”,也不會選擇做一個在父母面前沒有存在感的孩子。

  生活中也常見一些孩子被反覆告誡過不要做什麼,不要闖什麼禍,可是孩子偏偏不聽,隔三差五就要做這件錯事出來。有很大一種可能就是父母太過於關注孩子犯錯的方面。

  孩子安安靜靜、做得對做得好的時候,父母沒有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反而在犯錯的時候贏得了全家的關注,那麼孩子會更傾向於按照父母給的標籤和評語來做。

  鼓勵表揚是一種關注,打罵批評也是一種關注,父母更多的關注孩子哪一個方面,孩子就更容易往哪個方面發展。

3 親人有親人的相處模式

  停止對抗,才有信任與合作

  我一位朋友屬於脾氣比較火爆的類型,經常與女兒發生爭吵。

  她跟我說過有一次回家,看到女兒拿著水彩筆往牆壁上畫畫,就很生氣的把孩子扯回房間關禁閉,吼了孩子一通不說,還沒收了孩子的水彩筆。

  結果第二天她到家的時候,發現孩子把玩具倒了一地,還拿著她的口紅在畫畫,她也是氣得要打孩子。這時候她老公正好也下班回家,趕緊攔她。問明白情況,老公跟女兒說:

  “你拿媽媽的口紅,是不是想氣氣媽媽,因為媽媽拿走你的水彩筆,你也很生氣啊?”女兒就點點頭。

  她老公接著就跟女兒說:“那你往牆上畫畫,把玩具弄滿地,還弄壞了媽媽的口紅,媽媽也很生氣啊,媽媽需要很長很長時間,才能打掃乾淨。”看女兒低頭不說話。

  老公又哄著女兒:“這樣吧,媽媽的憤怒已經像大象那麼大了,我們一起支援媽媽好不好?爸爸幫你要回你的水彩筆,你保證不再往牆上畫畫,然後咱們倆一起收玩具”女兒很配合的接受了她老公的建議。

  朋友有點嫉妒的跟說:“生孩子最累的是我,帶孩子多的人是我,為孩子費心的是我,結果出力不討好,就跟他爸好得跟一個人似的,他爸說啥聽啥。”

  其實孩子有這種表現一點都不難理解。她愛孩子,但表現出的是權威、嚴厲和指責。孩子難免抵抗報復,與她一直爭奪權力,製造麻煩。

  他老公則表現出了對孩子的尊重、鼓勵以及與孩子合作的誠意。在發生問題的時候,先去談孩子的感受、需求,再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客觀的不帶指責的描述事實,又能跟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整個過程,大人是平靜的,孩子是舒服的,解決問題當然也就順理成章。

  教育孩子的標準,從來不應該是“聽話”。也從來沒有一種教育方式,能讓孩子永遠不犯錯,永遠“長記性”。歸根結底,我們並不能通過簡單的打罵,來贏得孩子們的信任和尊重。試著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們選擇的權利,孩子們才會願意接受我們的引導,並且回饋給我們理解與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