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獎勵會養出“白眼狼”?家長應瞭解德西效應,正確激勵孩子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嘟嘟今年三歲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但是嘟嘟的自理能力不是很好,幼兒園老師希望家長能夠在平時多花費一些時間教會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嘟嘟媽媽也希望孩子能夠儘快地適應新環境,於是想著法的讓孩子多幹活,不過嘟嘟卻不肯不願意配合。

嘟嘟媽媽靈機一動,想到如果孩子願意幹活就給他獎勵,這樣孩子幹活的積極性就會有所提升。於是嘟嘟媽媽告訴孩子說,“如果早上你可以試著自己穿衣服,那麼放學回來媽媽就給你吃一個冰激凌。”孩子聽後很開心的配合了。嘟嘟媽媽看到這個方法很有效,於是物質獎勵成了嘟嘟媽媽引導孩子幹活的妙招。

不過有一天嘟嘟媽媽卻發現自己的方法並不靈了。當天嘟嘟媽媽想要讓孩子自己去洗漱,結果孩子卻說“媽媽我不想吃冰激凌了。暫時我也沒有什麼想要吃的,所以我不想要洗漱。”孩子的回應讓嘟嘟媽媽一時啞口無言。

物質獎勵會養出“白眼狼”?家長應瞭解德西效應,正確激勵孩子

一、物質獎勵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家有兒女》是一部全民都很喜歡的家庭情景喜劇,在劇中夏東海一家為人們展現了大多數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的難題。劇中有一期節目是這樣的,夏東海為了鼓勵孩子們多做家務,於是想到一個零錢分配的方法。他提出只要孩子們做一項家務就可以獲得一張零錢兌換券,最後券會變成零花錢。

一開始孩子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家務活搶著幹,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就出現了鍋要刷好幾遍的重複勞動,孩子們並沒有體驗到勞動的真正意義,反而是將勞動看作是零花錢的象徵。

1. 消耗孩子行動的積極性

當孩子發自內心的主動去參加某種活動時,孩子會表現出很強的積極性,但是當孩子把活動和物質獎勵聯繫到一塊兒時,孩子便失去了對活動本身的興趣,反而把注意力放在了單純的物質獎勵上。也就是說,物質獎勵消耗了孩子對於活動本身的專注。

物質獎勵會養出“白眼狼”?家長應瞭解德西效應,正確激勵孩子

2. 孩子容易凡事講條件

孩子對於物質獎勵有高度依賴性,這使得孩子在從事一項事情時,更加傾向於和父母講條件討價還價的試探,希望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便利。這使得孩子變得更加功利了,沒有物質獎勵或者是物質獎勵不符合孩子的心意,便會換來孩子的消極牴觸。

3. 讓孩子變得更貪心

物質獎勵資生了孩子的慾望,讓孩子總是希望能夠從一件事情上得到更多。物質獎勵原本是要激發孩子的行動力,但是卻使得孩子的慾望瘋狂的生長。過於貪心的孩子顯然會變得更加消極懈怠。

物質獎勵會養出“白眼狼”?家長應瞭解德西效應,正確激勵孩子

二、“德西效應”告訴我們,物質獎勵不是萬能的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曾經針對人的行為動機進行了一項心理測驗。他選擇了兩組學生,選擇的標準是隨機的。在開始階段所有學生都不會在解題的時候獲得獎勵,隨著實驗的進行到了第二階段,這時候有一組學生會被提供億美元的獎勵,而另一組則完全沒有。

到實驗的第三階段,工作人員告訴學生們可以自由休息,也可以繼續做題。這時候工作人員發現:一直沒有獎勵的學生們反而更加積極地在利用休息時間做題,而那些得到過獎勵的學生卻選擇在休息時間玩鬧。

於是,心理學家由此得出結論,他認為當一個人在進行一項自己覺得非常愉悅的活動時,外界給予他獎勵反而會削弱這種內心的愉悅感。使得事物本身的吸引力受到影響。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的由來。

當我們把德西效應和物質獎勵相結合起來時,我們會發現多餘的物質獎勵會消弱孩子的行為積極性,反而妨礙了孩子的行動力表達。

當外部刺激取代了內部動機時,那麼孩子所做出行動的主動性就會被極大的壓制。

物質獎勵會養出“白眼狼”?家長應瞭解德西效應,正確激勵孩子

當父母藉助物質獎勵激發了孩子行動力時,不要覺得這種物質獎勵方式就是萬能的,父母們需要看到這其中的負面影響。

三、家長怎麼才能正確激勵孩子?

1.給予精神獎勵

相對於物質獎勵而言,精神獎勵所持續的時間要更加長久一些。尤其是對於自我評價處於建立中的孩子而言,父母的誇獎點贊會讓孩子更加積極地行動起來,孩子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認同感和自我滿足感。

物質獎勵會養出“白眼狼”?家長應瞭解德西效應,正確激勵孩子

2.激發孩子發現事物本身的樂趣

當孩子從事勞動時,父母有必要引導孩子發現勞動本身的魅力,從中體會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讓孩子明白即便沒有獎勵勞動也是自己應該做的責任和義務。勞動不僅會讓人覺得身體疲勞更加會讓人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物質獎勵會養出“白眼狼”?家長應瞭解德西效應,正確激勵孩子

3.激發孩子的興趣

當父母找到激發孩子從事某件事情的興趣時,那麼孩子的自我驅動力就會被有效的提升。孩子在興趣的驅動下,更加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在所要進行的事情上。當孩子自主地、主動地去接納時,這遠比父母強硬地塞給孩子要更加有效。

物質獎勵給予孩子的行動激勵是短期的,父母有必要花費心思去尋找一種長期有效的激勵辦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激發孩子自身發現的興趣的能力,並且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進步的樂趣。顯然這一切都需要父母更有耐心,更有技巧地應對。大家對於物質獎勵的負面影響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十月育兒小日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