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瑩:我們的故事不一樣


吳瑩:我們的故事不一樣


相信多數人一定都聽過那個愛吃魚頭的媽媽的事故,故事裡的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安心地吃他們喜歡吃的魚肉,就跟孩子說她只喜歡吃魚頭。而這個魚頭一吃就是一輩子。


媽媽是真的不喜歡吃魚肉嗎?不是的,這只是一個我們從來都沒有用心去探究過的媽媽的善意謊言而已。而在這份善意的背後,又有著媽媽多少的委屈呢?我的媽媽到現在也還是會這樣說,有時候我還會對她的這種做法感到很生氣,為什麼就不能說你也喜歡?為什麼就不能你也同我們搶著吃一樣東西呢?


直到去年的一個週末,我用蝦仁火腿腸做了一份炒饅頭,兒子在把他自己碗裡的蝦仁吃完後還是想吃,我就從我的裡面給他夾,夾了兩個蝦仁後他連連說不用給他了,他夠吃的了。我問他說:“你不是喜歡吃嗎?我碗裡還有很多,再給你幾個吧。”


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說的我碗裡還有很多是指真的還有很多,一開始我盛飯的時候就給我自己盛的蝦仁比較多,因為我也喜歡吃。然後他說:“你自己也多吃點,好吃的東西我也想讓媽媽多吃點的。”


他也許不會知道他不經意說出的這句話帶給我多大的觸動,他甚至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都沒有看我。“好吃的東西我也想讓媽媽多吃點的”,如果在我年少的時候,甚至是在我理解她不捨得吃某樣東西的時候,我也能跟自己的母親說出這句話,是不是就會慰藉一下她多年來的付出呢?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的媽媽都可以跟自己的孩子如實地表達自己的喜好,我們之間的相處是不是也會更加和諧呢?


然後我又很慶幸我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媽媽,我的所有喜好我的孩子都知道,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跟他搶東西吃,我喜歡吃的東西我要多吃,我不喜歡吃的東西他和他爸爸要全部消滅掉,所以一直到現在他都很照顧我,有什麼東西也都很懂得去分享。


前段時間我倆在家煮餃子,煮之前他說他吃早飯剩下的餅,所以我就只煮了我自己的。在我吃到剩下最後兩個的時候他問我:“媽媽,你還能吃得動嗎?要是吃不動我可以幫你吃掉。”


我跟他說我吃得動,但是可以分他一個吃,我倆一塊兒消滅掉最後的兩個餃子。他說我能吃下就讓我吃他不吃了,我跟他說:“過來吧,我們一塊兒吃掉它,就像你有好吃的東西想跟媽媽分享一樣,媽媽也想跟你分享掉這最後的兩個餃子,我們一人一個。”


他就很開心地跑過來,然後我們的午餐Happyending。我喜歡,卻也更願意和你分享,這是我想告訴他的。


就像我愛你,但我也同樣愛著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