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子照片居然與黑洞照片一致,現代科學在走向遊戲和荒誕嗎?

最新消息,加拿大國立科學研究所(INRS)超快成像專家梁金揚教授的團隊,最近與國際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快的照相機,每秒鐘可以記錄5000億張圖像,該消息聲稱居然可以拍攝飛行中的紫外光子,能夠看到僅僅持續皮秒級的瞬態事件。1秒5000億張?我沒有對此認真分析,或許有可能吧,但如果說能拍攝到光子,則就明顯胡說或者說有吹牛的成分了。


紫外光子照片居然與黑洞照片一致,現代科學在走向遊戲和荒誕嗎?

宇宙間只有兩種維度的存在,一種就是三維度的物質,一種就是零維度的光子(或能量子)。光子就是能量子,是能量的最基本單元,它屬於非物質的零維度的存在,但卻是一種真實的客觀存在。根據“雙子定律”(參閱《統一信息論》),光子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與三維的物質相互轉化,並由此造就了宇宙萬物。光子雖然可與物質質量相互轉化,但轉化之前的光子就是純粹的能量子,它不僅沒有靜止質量,也不可能有運動質量。


紫外光子照片居然與黑洞照片一致,現代科學在走向遊戲和荒誕嗎?

雙子定律

基於此,光子是零維度的,它是不能佔有三維空間的,光子因此而不能獨立存在,光子的存在需要以三維的物體為載體。我們看到的光子一定是附著在物體表面而呈現的,所謂的“真空”也是由一個個我們人類目前看不見的極限粒子構成的,所以光子才能在宇宙所謂的“真空”傳播。因此,人類無論用何種技術,我們看到或拍攝的最多也一定是光子附著在物體上的光子與光子所依附的物體的三維合影,而完全不可能單獨看到或拍攝到獨立存在的光子個體。另外,由於人類是不能看到紫外線的,故相機也不可能拍攝到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紫外線照片,或者只能拍攝到沒有顏色的紫外線。


紫外光子照片居然與黑洞照片一致,現代科學在走向遊戲和荒誕嗎?

紫外光子照片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因為他們的所謂照片並非真實圖像,而是通過計算合成的。據這個團隊說,能夠拍照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因為這只是將皮秒級瞬態事件的信息壓縮到了數據採集的快照中,這種快照與普通相機的完全不同,還需要通過重建算法來生成視頻。研究人員為此和波士頓大學合作,開發了一種比標準算法更有效的新算法,通過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創新,讓UV-CUP能以大幅面將1500幀圖像合成視頻,從而看到飛行中的紫外線光子。看來這又是合成圖像,這使我們聯想到了去年所謂的“黑洞”照片世界。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個所謂的紫外光子照片具有與“黑洞”照片驚人的一致,它們竟然都是橘紅色的,這就使我們更進一步懷疑這些照片的真實性了。


紫外光子照片居然與黑洞照片一致,現代科學在走向遊戲和荒誕嗎?

黑洞照片

2019年4月10日,人類通過事件視界望遠鏡所製作的第一張“黑洞”照片發佈,但發佈的結果令我吃驚不小,因為這個照片與想象的完全不同,它居然是一張橘紅色的照片,特別是靠近“黑洞”邊緣的居然是暗紅色的。這怎麼可能?

按照現代科學的經典觀點,“黑洞”是質量密度極高的天體,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質量密度較低的物質是不可能在“黑洞”周邊存在下來,即便存在,它們在宇宙早期也早就被吸積乾淨了,故圍繞黑洞周邊的也應該是質量密度僅次於“黑洞”的高質量密度的物質。因此,“黑洞”所吃掉的周邊物質自然也應該是密度特別高的物質,而高質量密度的物質一般都是通過頻率極高而波長特別短能量子集合而成的,故當這些物質被“黑洞”分解吃掉時,其被分解後所發射的電磁波應該主要是由人類看不見的頻率超過紫外線的射線,或者至少應該是藍紫色的。即是說,如果黑洞的吸積盤所發射的光線能夠為人類所看到的話,那麼它一定是個藍紫色的(如圖),怎麼也不可能是低頻率的紅色和暗紅色的,這與理論推斷完全不符合!


紫外光子照片居然與黑洞照片一致,現代科學在走向遊戲和荒誕嗎?

“黑洞”的真實圖景

為何會造成這種結果哪?理論分析可能主要與事件視界望遠鏡所用的射電望遠鏡有關。我們知道,射電望遠鏡是指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它由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放大射電信號的高靈敏度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和顯示系統等。射電望遠鏡的基本原理與光學反射望遠鏡相似,將投射來的電磁波被一精確鏡面反射後,同相到達公共焦點。但射電望遠鏡與光學望遠鏡還有個很大不同,它既沒有高高豎起的望遠鏡鏡簡,也沒有物鏡、目鏡,僅由天線和接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即是說,射電望遠鏡是不能像光學望遠鏡一樣可以直接看到物體的,它的成像只能通過接受信號然後放大,再經過與數字對比,然後模擬出這樣一張圖片,即這張“黑洞”照片完全不是真實的天體圖形,它其實就是通過數字化處理後人工模擬併合成處理後的一種“剪影”而已。事實上,這張所謂的“黑洞”照片也是歷時兩年分析合成的。

一張模擬的“剪影”是不是準確哪?應該說,在人類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這種即便是模擬的“剪影”的真實性也應該是大概率的。但問題在於,通過分佈於全球的8臺射電望遠鏡所虛構的直徑約為13000公里的虛擬望遠鏡難道就不會有數字偏差嗎?8 臺射電望遠鏡對準了一個5500萬光年外的M87 星系中心的黑洞,其視域大小大約是50 個微角秒(角度單位)的寬度,相當於從地球上看看月球的一個甜甜圈。EHT 觀測取得了4PB 的數據(轉換成MP3 格式需播放8000 年才能聽完),採集的數據量巨大,而2年的各種資料處理滲透了大量的人工因素,而這些巨量的數據一旦有微小的差錯,便會導致“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M87 星系中心黑洞的光線需要跑5500萬年才能到達地球,光線在這期間要經過無數次的折射、能量損耗、頻率變化,難道它們都能保證完好無損地跑到地球而為地球人專門用於拍照?據說,為了使光線足夠保真,EHT選擇了一種人類看不見的1.5mm光線,既然是人類看不見光線,何以最終得出紅色的吸積盤照片哪?通過分析我們認為,EHT的照片存在很大的可以質疑的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質疑也是不能迴避的。或者存在另外一種可能,這張照片為了方便大家有形象的觀感,而故意進行加工染色,這張說法也很快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支持。就在我將該文發表的《今日頭條》後,很快就有物理學家李淼對照片做了簡單分析,他認為我們看到的橘紅色部分,其實是肉眼不可見的射電,只是在後期處理中染色,讓大家可見。不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認為EHT應該做補充說明,但是他們沒有,所以就基本可以肯定這是一張錯誤的“剪影”。

綜上所述。紫外光子照片是不可能有真實存在的圖景的,“黑洞”吸積盤所呈現的顏色也應該為紫色或藍紫色,而完全不可能是橘紅色,但為何都不約而同地拍攝成了橘紅色哪?現在我們基本上搞清楚了,這基本上有兩個原因。其一,就是他們在計算和合成時的失誤所致;其二,就是故意進行加工染色。此外,不可能有其他原因。

現代科學存在很多令人質疑的問題,很多問題的論述是很模糊的,甚至是在遊戲問題、玩弄文字紙片,有大量的所謂科學觀測或科學實證不過就是基於他們的固化的認知方式而進行的一種想當然的推理或猜測而已,現代科學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與真實的深度世界和遠度世界漸行漸遠,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其認知方式的知識體系相對落後有關。毫無疑問,近現代以來的現代科學認知體系已經走向過時,這也造成了現代科學目前的一種無可奈何的窘境。

新文明認知方式已經來臨,統一信息論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完全不同於現代科學的更為先進的認知體系和前沿視角,歡迎我們一起開拓和交流。


往期精彩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