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保護性耕作機具,洛陽鑫樂的創新從未止步

  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到1.4億畝,佔東北地區適宜區域耕地總面積的70%左右,形成較為完善的保護性耕作政策支持體系、技術裝備體系和推廣應用體系。那麼,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作方式有哪些不同?為什麼要在東北地區大範圍推廣?保護性耕作推廣實施的關鍵問題是什麼?


研發保護性耕作機具,洛陽鑫樂的創新從未止步

2019年吉林省農安縣春耕期間沙塵暴

  保護性耕作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稈覆蓋地表,減少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進農業耕作技術;是一項能夠實現作物穩產高產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是人類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種,由刀耕火種到漢代發明鏵式犁進入傳統人畜力耕作,由傳統人畜力耕作到傳統機械化耕作後的又一次革命。發展保護性耕作,可以認為是機械化由單純承擔生產任務向承擔生產和環保任務的轉折點,是一場機械化耕作技術的革命。


研發保護性耕作機具,洛陽鑫樂的創新從未止步

2019年吉林省梨樹縣相似條件下保護性耕作農田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芽。”作為北半球僅有的三大黑土區之一,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優勢區、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據統計,東北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1/4,調出量佔全國1/3,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但多年來,傳統耕作帶來的一系列“用養脫節”問題,導致東北黑土地土壤退化嚴重,與開墾前相比,黑土層平均厚度由50-60釐米下降到約30釐米,土壤耕層的有機質含量下降50%-60%,給我國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潛在威脅,通過推廣和實施保護性耕作保護黑土地,已經刻不容緩!


研發保護性耕作機具,洛陽鑫樂的創新從未止步

洛陽鑫樂免耕播種機在山東萊西播種小麥出苗情況

  據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監測,連續實施保護性耕作5年後,表層20釐米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10%,10年後增加21%,15年後增加52%,每公斤土壤有機質含量從28.28克提升至43.02克。東北地區監測顯示,保護性耕作可減少農田揚塵35%以上,減少地表徑流40%—80%,每畝可節省作業成本50元以上。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國家層面制定行動計劃,將東北地區推行保護性耕作上升為國家行動,對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復提升耕地地力、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非常必要而且切實可行。


研發保護性耕作機具,洛陽鑫樂的創新從未止步

洛陽鑫樂免耕播種機免耕播種玉米長勢

  與傳統耕作不同,保護性耕作的種子和肥料要播施到有秸稈覆蓋的地裡,有些還是免耕地,所以必須使用特殊的免耕施肥播種機,有無合適的免耕施肥播種機是能否採用保護性耕作的關鍵。

  在眾多保護性耕作機具生產企業中,洛陽市鑫樂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土生土長的免耕播種機研發生產企業,擁有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自2004年開始,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致力於保護性耕作機具的研發生產,研製的“全還田防纏繞免耕施肥播種機”系列產品獲得國家專利40多項,是根據我國國情研發的專利技術產品,完全符合我國保護性耕作技術的要求,為我國的保護性耕作推廣提供了完美的機具支撐。


研發保護性耕作機具,洛陽鑫樂的創新從未止步

洛陽鑫樂免耕播種機水稻旱種長勢

  “鑫樂興隆”2BMQF-4/8、5/10、6/12、7/14、8/16系列免耕施肥播種機裝備了公司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圓盤鋸齒開溝器,它是旋耕刀的換代產品。通過調整內翻刀與外翻刀形成一定夾角,利用比重落差原理,將殘留秸稈和根茬進行二次粉碎並翻到背壟上,使種子與化肥播到淨土裡,提高種子出苗率,減少黃苗、死苗和吊腳苗現象出現。

  在河南、河北、安徽、山西、陝西等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的地區,可以在小麥收穫後一次性免耕施肥旱稻直播;稻子收穫後,可以一次性免耕施肥搶種小麥,不誤農時。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一年一熟地區,旱稻直播可以節約春耕的寶貴時間,延長稻子的生長期,提高稻米的品質和產量。


研發保護性耕作機具,洛陽鑫樂的創新從未止步

洛陽鑫樂免耕播種機播種大豆長勢

  小麥和旱稻採用寬窄行播種技術,加密苗帶播種,提高播種質量和均勻性,通風透光,防病抗倒伏,促進農作物生長,增產增收。旱稻直播技術的實現,為北方旱作農業區大面積種植稻子提供了技術和機具支撐,有利於改善北方的農作物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除了免耕播種小麥和旱稻直播,該系列機型通過加裝精量播種裝置,可以實現精量播種玉米,一機多用,一臺機器就可以滿足北方地區用戶免耕播種小麥、玉米、大豆、旱稻等不同農作物的需求,降低購機成本。

  十多年來,鑫樂公司在產品研發方面持續創新,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研發出了多個系列機型,能夠實現小麥、玉米、大豆、穀子、油菜、水稻(旱種)、旱稻(直播)、高粱等多種農作物的免耕播種,填補了國內秸稈全還田、防纏繞免耕施肥播種的空白,是完全符合保護性耕作的機具。產品獲得了國家農業農村部和省市有關專家的肯定,已經進入國家和省支持推廣的農業機械產品目錄,享受國家財政資金補貼,深受廣大農民歡迎,是國家正在大力實施的“全國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重點推廣機型,中央電視臺軍事農業頻道《農廣天地》欄目還進行了專題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